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2

    當物體與另一物體沿接觸面的切線方向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兩物體的接觸面之間有阻礙它們相對運動的作用力,這種力叫摩擦力。接觸面之間的這種現象或特性叫“摩擦”。摩擦有利也有害,但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利的。

    例如,機器運轉時的摩擦,造成能量的無益損耗和機器壽命的縮短,並降低了機械效率。因此常用各種方法減少摩擦,如在機器中加潤滑油等。但摩擦又是不可缺少的,例如,人的行走,汽車的行駛都必須依靠地面與腳和車輪的摩擦。在光滑的道路上,因摩擦太小走路就很困難,且易滑倒,汽車的車輪也會出現打滑,車輪轉動而車廂並不前進。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又必須設法增大摩擦,如在太滑的路上撒上一些爐灰或沙土,車輪上加掛防滑鏈等。

    兩個互相接觸的表面,無論做得多麼光滑,在顯微鏡下看還是粗糙的,有許多微小的凸起,把這樣的兩個表面放在一起,微凸起的頂部發生接觸,微凸起之外的部分接觸面間有10-8 m或更大的間隙。這樣,接觸的微凸起的頂部承受了接觸面上的法向壓力.如果這個壓力很小,微凸起的頂部發生彈性形變;如果法向壓力較大,超過某一數值(每個凸起上約千分之幾牛頓),超過材料的彈性限度,微凸起的頂部便發生塑性形變,被壓成了平頂,這時互相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距離變小到分子(原子)引力發生作用的範圍,於是,兩個緊壓著的接觸面上產生了原子性粘合,這時要使兩個彼比接觸的表面發生相對滑動,必須對其中的一個表面施加一個切向力,來克服分子(原子)間的引力,剪斷實際接觸區生成的接點,這就產生了摩擦.在現代摩擦理論中,還加進了靜電作用。光滑表面摩擦過程中可能帶上異號電荷,它們之間的靜電作用,也是摩擦力的一個原因。綜上所述,摩擦現象的機理是複雜的,是必須在分子尺度內才能加以說明的。由於分子力的電磁本性,摩擦力說到底也是由於電磁相互作用引起的。上述理論,已經否定了“物體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的說法。

    如果是在非常平滑的物體表面之間,摩擦力是存在的。老師在教學中經常使用“表面是光滑的”,其含義是指無摩擦或摩擦因數等於零的表面,即沒有摩擦力,這是一種理想狀態,如在平玻璃板上推木塊很容易,而在平玻璃板上推與木塊相同質量的玻璃時就不容易了,這說明摩擦力增大了。

    一、滑動摩擦力。

    當一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上滑動時,在兩物體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它們之間相對滑動的現象,謂之“滑動摩擦”。當物體間有相對滑動時的滑動摩擦稱動摩擦。當物體間有滑動趨勢而尚未滑動時的滑動摩擦稱為靜摩擦。滑動摩擦產生的原因很複雜,還沒有定論。近代摩擦理論認為,產生滑動摩擦的主要原因有摩擦的凹凸齧合說,認為摩擦的產生是由於物體表面粗糙不平。當兩個物體接觸時,在接觸面上的凹凸不平部分就互相齧合,而使物體運動受到阻礙而引起摩擦。

    二、靜摩擦力。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所受到的阻礙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靜摩擦力。這裡應注意三點:一是兩個緊密接觸而又相對靜止的物體;二是具有相對滑動或滾動的趨勢,但又還沒有發生相對的滑動或是滾動。 三是兩個物體必須是粗糙的。物體在斜面上也具有靜摩擦。靜摩擦力的大小恆等於外力。

    三、滾動摩擦力。

    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作無滑動的滾動或有滾動的趨勢時,由於兩物體在接觸部分受壓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對滾動的阻礙作用,叫“滾動摩擦”。它的實質是靜摩擦力。在相同的條件下,滾動摩擦力要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郎平最在意高意,鄭益昕,楊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