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叫李飛飛飛
-
2 # Wang204085232
現在我們對醫生都用張醫生、李大夫之稱;如果遇到這個醫生還有領導職務的,我們又會劉院長、王主任地叫;還有就是碰到那些名聲非常高的醫生,又有人會在他們的姓氏後面加個聖手、神醫之類的名詞,於是就有了趙聖手、錢神醫之說。
現在我們對醫生都用張醫生、李大夫之稱;如果遇到這個醫生還有領導職務的,我們又會劉院長、王主任地叫;還有就是碰到那些名聲非常高的醫生,又有人會在他們的姓氏後面加個聖手、神醫之類的名詞,於是就有了趙聖手、錢神醫之說。
懸壺
古代稱葫蘆為“壺”,“懸壺濟世”來形容醫術高明。
而這個典故,不得不提的兩個人——費長房與壺公。費長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為市掾(管理市場的官員)。唐王懸河《三洞珠囊》中記載“壺公謝元,歷陽人。買藥於市,不二價,治病皆愈。”
壺公在市場上賣藥,不能還價。有患者買藥後,壺公就會告訴他吃了藥以後一定會吐出什麼東西,什麼時候病能好。壺公常常會掛一個壺,天黑以後壺公就會跳進壺裡,這一幕正好被費長房看到,於是他便知道壺公絕非等閒之輩。自此之後,費長房日日買酒肉恭恭敬敬拜見壺公。時間一長,壺公見到了他的誠意便領他進入壺中。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
後來,費長房隨老翁十餘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返回故里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餘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懸壺也就成了人們對醫生行醫的敬稱。
杏林
“杏林”一詞,典出三國時期閩籍道醫董奉,據晉葛洪《神仙傳》卷十記載:“君異居山間,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人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十年,計得十萬餘株,鬱然成林……”。
董奉曾長期隱居在江西廬山南麓。在行醫時從不索取酬金,每當只好一個重病患者時,就讓患者在山坡上載五顆杏樹;看好一個輕症,只須載一顆杏樹。聞訊前來診治的患者雲集。幾年以後,廬山一帶杏林多達石萬株之多。杏成熟之後,董奉又將杏變賣成糧食用來接濟貧苦百姓和南來北往的饑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達兩萬餘人。後來還說有老虎鎮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頭杏。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說。董奉羽化後。便在杏林中設祭壇祭祀這位慈祥的道醫。
正是因為這個傳說,人民用“杏林”來稱頌醫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滿”“杏林滿園”等成語來讚揚醫生的高明醫術和高尚醫德。
岐黃
有人認為岐黃是一味中草藥,甚至有人它是中藥黃芪、大黃的簡稱。其實不然。“岐黃”的確與醫藥有關,但它是指《內經》和它的作者。
《內經》全稱《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醫人體結構、機能聯絡及人與自然關係等整體觀念為出發點,運用陰陽五行學說、臟腑經絡關係,解釋人體生理、病理,闡述診斷、治療、預防、養生等方面的方法,是中國古代一部系統、全面、科學的基礎性著作,對後世中醫的形成和發展,起到重大影響。尤其在明代李明珍《本草綱目》問世之前,被視為醫家必讀之書,不讀該書,則不能行醫。所以古人尊稱《內經》為醫書之祖。而它的作者黃帝、岐伯也被尊之為醫家之祖。正是這個原因,後來岐(伯)黃(帝)幾乎成了“中醫學”的代名詞。以致後來人們學醫時,就說是學習“岐黃”;對於醫術高超的人,說成是精於“岐黃”、“岐黃再世”、“岐黃家”等等。
郎中
“郎中”原是秦代設立的官位,指皇帝的侍從官員。而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於宋代。宋朝有位身兼“郎中”官位的御醫叫陳亞,此人醫術高明,深得皇帝賞識。他為人詼諧,又愛好文字遊戲,曾以中藥名寫詩百首。如“風雨前湖夜,軒窗半夏涼”;“但看車前牛嶺上,十家皮沒五家皮”等。這些“藥詩”巧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技巧將前胡、半夏、車前、五加皮等中藥名糅入詩中,而讓人不覺牽強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