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隨口一說tyuhgnnb

    1,詩歌要源於生活,要言之有物。

    詩歌既然源於生活依然就有主題,而不是空洞無物的無病呻吟。如"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就出自《詩經–秦風》。楚國向秦國求救。

    2,詩歌的語言要簡潔明瞭,富有詩意。要學習詩詞的語序調整,主語,謂語,介詞,方位詞等的省略。(見本人《悟空問答》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等都是名詞羅列,為何說意境深遠。)。要煉字鍛句。"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誓不休。"

    3,要學會《詩經》六義的"賦,比,興"寫作手法。也就是鋪述,比喻,起興。詩就是:景,情兩個字。明朝胡應麟曾指出“寫詩不過情景二端”,即寫詩無非是寫景抒情,古人又稱寫詩要“緣情體物”。也就是詩歌中的景,物,人,事等都是詩歌的不同意象。都是詩人藉以比喻,發揮,抒情的載體,也就是起興的踏板。當然,二者又緊密相連,融為一體,"景語與情語"相得益彰。

    4,詩歌要有意境,即主題,靈魂。否則就是唇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間竹筍;頭重腳輕根底淺的牆頭蘆葦。如同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當你完成了詩歌后,你仔細看看,你表達了什麼意思?主題清楚嗎?有真意嗎?

    陶淵明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因此,詩歌是以優美凝練,清新雋永,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意象和意境,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詩歌。

    5,既然,題主問的是如何寫好"詩歌",也就是可以唱的詩,因此,無論你創作"樂府詩","歌行體"詩,"古風"以及現代詩等,都可以不拘泥於格律,因為,近體詩不是"詩歌",她是吟詠的,而不是歌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範笑歌楷書的社會實用性定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