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27155691477

    小乖35個月的時候,突然開始在夜裡尿床了。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洗了三次床單、床墊、內褲和小乖……

    清洗工作結束後,疲憊而生氣的我感到很無力,正準備要陪小萌做《摩比愛數學》,突然被小乖一把抱住,嚷著要陪他玩樂高。

    這時,我猛地意識到:

    原來,對小乖的忽視,導致了他在「如廁」方面的倒退!

    如廁的「倒退」

    作為成年人,我們習慣於以穩定的速度學習新技能,並保留所學的知識。然而,兒童的學習往往取決於他們在其他領域的發展,並且常常出現倒退。

    孩子技能倒退的常見原因包括:

    生活常規被打亂了。例如,有了新保姆,或者開始剛入園;媽媽懷孕,或者家裡有新成員的加入;患病,或者家庭成員患病;親朋好友的離世;直面父母的婚姻衝突或離婚;搬家前後;

    這類讓孩子的生活發生重大變化的事件,對於仍在努力掌握自己日常生活的孩子來說,也許就是挑戰——只有當他們適應這些新的改變後,才能繼續學習或鞏固新的技能。

    小乖的「夜裡尿床」,恰恰是從他哥小萌幼兒園放暑假開始的。之前我一直全心陪伴他,但原有的陪伴時間被佔據,我的時間花在陪他哥做數學題時,感到被忽略的小乖,就出現了行為倒退。

    父母學會「等待」

    如果排除了生活中的重大變化,那父母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等待」。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

    雖然很多孩子很早就能自然地學會夜間的排便控制,但夜間的膀胱控制通常更晚。通常在白天的如廁訓練成功後的數月甚至數年後,加以孩子有意識的努力,才能學會如何在夜間控制如廁——在美國,40%的孩子即使經過了一整個白天的如廁訓練,夜晚睡覺時仍然會尿床。5歲時,孩子尿床仍然很常見,通常直到8~10歲還尿床才需要醫療干預。很多6歲以下的孩子,膀胱發育尚未成熟,當他們夜間小便之前,身體可能還無法將他們從睡眠中喚醒。而且,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至少幾次夜間尿床,然後才能真正完成如廁訓練。

    目前中國對「夜尿症」的看法是:

    5歲以上兒童持續出現夜尿行為,提示病理性或生理紊亂。

    寶寶夜裡會主動要求上廁所確實挺難的,而且也因人而異。我家小萌總是在深夜坐起來,要求去廁所,小乖就每次都尿床……

    對此,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

    如果孩子夜裡自己醒來,主要要求上廁所,允許他這麼做。但要儘量淡化所謂的「夜間如廁訓練」。如果寶寶總是尿床,可以讓他穿著訓練褲/拉拉褲入睡,只要他覺得舒服就行。

    根據我的經驗,最好再鋪上尿墊——有時候寶寶的夜尿量真是「水漫金山寺」。

    給膀胱減負

    父母要做的第三件事是——減少膀胱的壓力。

    首先,睡前讓孩子排尿後入睡。

    有時候蠻奇怪的,孩子可能洗澡前已經小便了,但到睡前不過20分鐘,他還會再小便一次——量還不少。

    其次,晚飯後儘量少讓孩子吃太多水果或者喝大量的水。

    然後就是晚餐的口味要清淡一點,否則吃太鹹寶寶感到口渴,就會不斷要求喝水,然後……

    第三,讓寶寶睡個好覺。

    睡眠前接受過度刺激,睡眠質量較差時,也可能導致寶寶尿床。有時候寶寶在外面玩了一天,太累了,太興奮了,也可能會尿床。

    至於題主描述的:

    有時候我或者老公醒了抱起來拉小便,他就哭,一直掙扎說不要拉,但其實是有小便的。

    其實是孩子已經開始有自己的自尊啦!

    寶寶1歲時(18個月以後),可能每次想要如廁時,都會堅持逃跑和躲藏,這樣做是為了防止你把他抱去廁所,從而侵犯他脆弱的身體自尊。他可能會在褲子裡或者客廳裡大小便,僅僅是為了正面「我能自己決定要在哪裡如廁!」寶寶2歲時,可能會非常抗拒你主動帶他去如廁的行為。每當你問他是否需要去,他都說不去;或者等到為時已晚,已經尿溼了一點褲子,或者拉了一點時,才怯生生地說自己要去。

    寶寶如果夜裡哭著不願意去廁所,可能是因為膀胱還沒有充盈到需要去廁所的程度,或者抗拒父母對自己的「身體處置」。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關注+行為=更多的類似行為」

    如果我們越注意他的抗拒,對他的抗拒越是打罵,他就會越抗拒;最好的應對方法是:

    說回我家小乖,當我開始增加和他獨處的時間,表達對他的特別關注後,到現在為止已經快兩個月了,他再也沒有在夜裡尿過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前男友分開7年了,為什麼經常夢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