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所說的"七小福"通常是指這七個人: 元華、元秋、元彪、元奎、元龍(洪金寶)、元樓(成龍)、元德 實際上“七小福”是一個戲班的名字,共有14個人。
他們的師傅是于占元
于占元當年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
學生拜師、學藝、籤生死約依足了舊式梨園行的規矩,父母一旦將孩子送入戲校,契約期內便要完全聽憑師傅的教導照顧了。其時香港的梨園行當還未被電影擊垮,尚有很多觀眾捧場,因此需要大批戲曲演員,于占元正是看此機會才辦起戲校來的,歸根結底還是為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而已。
“七小福”是一出京劇,也是一個戲班,更是于占元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很多朋友都以為“七小福”指的是成龍等七個人,實際卻不止。原來於師傅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注: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元龍則是大師兄洪金寶的藝名。
待到後來,年長成龍五歲的洪金寶約滿先行出師闖蕩影壇時,成龍才頂了元龍之名),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藉此組了個“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們多增加些演出經驗,又可賺些銀兩,正所謂“一箭雙鵰”了。 “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十四人,除去剛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俊、元彬、元振、元寶、元秋等人。
只是隨著歲月流逝,如今再回看這群師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幾個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銷聲匿跡;元振、元寶也只是混跡影壇,默默無聞;而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則成為當今香江影壇的赫赫人物,由此大眾眼中的“七小福”便順理成章地具體到他們七個身上。
現在我們所說的"七小福"通常是指這七個人: 元華、元秋、元彪、元奎、元龍(洪金寶)、元樓(成龍)、元德 實際上“七小福”是一個戲班的名字,共有14個人。
他們的師傅是于占元
于占元當年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
學生拜師、學藝、籤生死約依足了舊式梨園行的規矩,父母一旦將孩子送入戲校,契約期內便要完全聽憑師傅的教導照顧了。其時香港的梨園行當還未被電影擊垮,尚有很多觀眾捧場,因此需要大批戲曲演員,于占元正是看此機會才辦起戲校來的,歸根結底還是為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而已。
“七小福”是一出京劇,也是一個戲班,更是于占元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很多朋友都以為“七小福”指的是成龍等七個人,實際卻不止。原來於師傅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注: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元龍則是大師兄洪金寶的藝名。
待到後來,年長成龍五歲的洪金寶約滿先行出師闖蕩影壇時,成龍才頂了元龍之名),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藉此組了個“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們多增加些演出經驗,又可賺些銀兩,正所謂“一箭雙鵰”了。 “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十四人,除去剛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俊、元彬、元振、元寶、元秋等人。
只是隨著歲月流逝,如今再回看這群師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幾個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銷聲匿跡;元振、元寶也只是混跡影壇,默默無聞;而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則成為當今香江影壇的赫赫人物,由此大眾眼中的“七小福”便順理成章地具體到他們七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