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巴氏桿菌病又稱出血性敗血症,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本病一般呈散發性,通常是突然發病,以發生高熱、肺炎和內臟廣泛出血為特徵,特別是腸道的廣泛性出血,故中獸醫稱為血灌腸病,多數病例於發病後數小時突然死亡。
病原
病原體是多殺性巴氏桿菌,是一種細小的球杆菌,沒有鞭毛,不形成芽孢,新分離的強毒菌株具有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用美藍或姬姆薩染色,菌體兩端濃染。它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強,乾燥後2~3天內死亡,在血液和糞便中能生存10天,在腐敗的屍體中能生存1~3個月,在直射日光和高溫下立即死亡,1%火鹼及2%來蘇兒溶液能在很短時間內將其殺死。
巴氏桿菌可在健康牛的消化道或上呼吸道寄生,是一種常在菌。當牛隻由於受冷、過勞、長途運輸或飢餓等因素而抵抗力降低時即可致病。發病後,病原體的毒力增強,並隨分泌物、排洩物排出體外,汙染飼料和飲水等,引起其他牛感染。本病主要從消化道傳染,其次呼吸道或傷口感染。秋末冬初季節以及天氣驟變時容易發病。
症狀
潛伏期一般為2~5天。根據牛隻抵抗力及細菌致病力的差異,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急性敗血型
體溫突然升高到40~42℃,脈搏加快,食慾減退或廢絕,全身衰竭,被毛粗亂,鼻鏡乾燥,呼吸困難,黏膜發紺,有的鼻流出帶血泡沫,有的腹瀉,糞便帶血,一般於24小時內引起虛脫而死亡。剖檢時往往沒有特徵性病變,只見黏膜和內臟表面有廣泛點狀出血。
(2)肺炎型
此型最常見。病牛呼吸困難,有痛性乾咳,鼻流出無色或帶血泡沫。叩診胸部,一側或兩側有濁音區;聽診有支氣管呼吸音或囉音,有時有胸摩擦音。嚴重時,呼吸高度困難,頭頸前伸,張口伸舌,病牛常迅速死於窒息。2歲以下的小牛多半有帶血的劇烈腹瀉。主要病變為纖維素性胸膜肺炎;胸腔內有大量蛋花樣液體;肺與胸膜、心包粘連;肺組織肝樣變,斷面紅色,或灰黃色,或灰白色,散在有小壞死灶;小葉間質稍增寬。發生腹瀉的病牛,胃腸黏膜嚴重出血。
(3)水腫型
病牛胸前及頭頸水腫,嚴重者可能波及下腹,按壓時硬而痛苦。舌、眼高度腫脹,眼紅腫,流淚,流涎,呼吸困難,黏膜紫紺,最後常因窒息或下痢虛脫致死。
(4)慢性型
少見。由急性型轉變而來,病牛長期咳嗽,慢性腹瀉,消瘦無力。
診斷
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和病理剖檢變化可初步確診,必要時作細菌學檢查。可經染色鏡檢、動物接種、細菌分離培養等確診。巴氏桿菌病常與其他疾病併發,檢查出本菌後還要注意有無其他病同時存在。
治療
(1)初期可皮下或肌內注射抗出血性敗血症多價血清,大牛60~100毫升,小牛30~50毫升,一次注入效果更好,必要時也可靜脈緩慢注射。注射後12~24小時可重複1次。
(2)對於急性病牛以大劑量四環素(50~100毫克/千克體重)溶於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製成0.5%的溶液靜脈注射,每天2次,效果很好。也可用其他抗菌藥物,如環丙沙星,肌內注射量2.5~5毫克/千克體重;靜脈注射量2毫克/千克體重,均每天2次。青黴素、鏈黴素、林可黴素、阿米卡星、914等廣譜抗生素或磺胺類藥都有療效。對危急的病例應靜脈用藥,也可集中抗菌藥配合應用。此外,應加強護理和配合必要的對症治療。
預防
(1)本病的發生常是由於機體抵抗力降低時,體內原有的巴氏桿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強所導致,主要是內源性傳染。因此,預防本病應重於平時搞好飼養管理,增強機體抵抗力。
(2)定期進行牛出血性敗血症氫氧化鋁菌苗預防注射,體重100千克以上的皮下注射6毫升,100千克以下的5毫升,注射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9個月。
(3)封鎖疫區,隔離治療病牛;對汙染的圈舍、用具用5%的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糞便、墊草及一切廢物堆積發酵或深埋;健康牛群或可疑牛群立即進行菌苗預防免疫注射。
牛巴氏桿菌病又稱出血性敗血症,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本病一般呈散發性,通常是突然發病,以發生高熱、肺炎和內臟廣泛出血為特徵,特別是腸道的廣泛性出血,故中獸醫稱為血灌腸病,多數病例於發病後數小時突然死亡。
病原
病原體是多殺性巴氏桿菌,是一種細小的球杆菌,沒有鞭毛,不形成芽孢,新分離的強毒菌株具有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用美藍或姬姆薩染色,菌體兩端濃染。它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強,乾燥後2~3天內死亡,在血液和糞便中能生存10天,在腐敗的屍體中能生存1~3個月,在直射日光和高溫下立即死亡,1%火鹼及2%來蘇兒溶液能在很短時間內將其殺死。
巴氏桿菌可在健康牛的消化道或上呼吸道寄生,是一種常在菌。當牛隻由於受冷、過勞、長途運輸或飢餓等因素而抵抗力降低時即可致病。發病後,病原體的毒力增強,並隨分泌物、排洩物排出體外,汙染飼料和飲水等,引起其他牛感染。本病主要從消化道傳染,其次呼吸道或傷口感染。秋末冬初季節以及天氣驟變時容易發病。
症狀
潛伏期一般為2~5天。根據牛隻抵抗力及細菌致病力的差異,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急性敗血型
體溫突然升高到40~42℃,脈搏加快,食慾減退或廢絕,全身衰竭,被毛粗亂,鼻鏡乾燥,呼吸困難,黏膜發紺,有的鼻流出帶血泡沫,有的腹瀉,糞便帶血,一般於24小時內引起虛脫而死亡。剖檢時往往沒有特徵性病變,只見黏膜和內臟表面有廣泛點狀出血。
(2)肺炎型
此型最常見。病牛呼吸困難,有痛性乾咳,鼻流出無色或帶血泡沫。叩診胸部,一側或兩側有濁音區;聽診有支氣管呼吸音或囉音,有時有胸摩擦音。嚴重時,呼吸高度困難,頭頸前伸,張口伸舌,病牛常迅速死於窒息。2歲以下的小牛多半有帶血的劇烈腹瀉。主要病變為纖維素性胸膜肺炎;胸腔內有大量蛋花樣液體;肺與胸膜、心包粘連;肺組織肝樣變,斷面紅色,或灰黃色,或灰白色,散在有小壞死灶;小葉間質稍增寬。發生腹瀉的病牛,胃腸黏膜嚴重出血。
(3)水腫型
病牛胸前及頭頸水腫,嚴重者可能波及下腹,按壓時硬而痛苦。舌、眼高度腫脹,眼紅腫,流淚,流涎,呼吸困難,黏膜紫紺,最後常因窒息或下痢虛脫致死。
(4)慢性型
少見。由急性型轉變而來,病牛長期咳嗽,慢性腹瀉,消瘦無力。
診斷
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和病理剖檢變化可初步確診,必要時作細菌學檢查。可經染色鏡檢、動物接種、細菌分離培養等確診。巴氏桿菌病常與其他疾病併發,檢查出本菌後還要注意有無其他病同時存在。
治療
(1)初期可皮下或肌內注射抗出血性敗血症多價血清,大牛60~100毫升,小牛30~50毫升,一次注入效果更好,必要時也可靜脈緩慢注射。注射後12~24小時可重複1次。
(2)對於急性病牛以大劑量四環素(50~100毫克/千克體重)溶於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製成0.5%的溶液靜脈注射,每天2次,效果很好。也可用其他抗菌藥物,如環丙沙星,肌內注射量2.5~5毫克/千克體重;靜脈注射量2毫克/千克體重,均每天2次。青黴素、鏈黴素、林可黴素、阿米卡星、914等廣譜抗生素或磺胺類藥都有療效。對危急的病例應靜脈用藥,也可集中抗菌藥配合應用。此外,應加強護理和配合必要的對症治療。
預防
(1)本病的發生常是由於機體抵抗力降低時,體內原有的巴氏桿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強所導致,主要是內源性傳染。因此,預防本病應重於平時搞好飼養管理,增強機體抵抗力。
(2)定期進行牛出血性敗血症氫氧化鋁菌苗預防注射,體重100千克以上的皮下注射6毫升,100千克以下的5毫升,注射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9個月。
(3)封鎖疫區,隔離治療病牛;對汙染的圈舍、用具用5%的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糞便、墊草及一切廢物堆積發酵或深埋;健康牛群或可疑牛群立即進行菌苗預防免疫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