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豫北老崔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俗話說十里不同調,一村一方言,我們現代人雖然在公共場合用普通話來交流,在家鄉之時或者遠在他鄉遇到老鄉的時候,都會以老家口音的老家話來拉近感情。

    我們有時候會想到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古代並沒有普通話,是不是在繁華的地方,來自山南海北的人都用家鄉口音來交流,腦子甚至會腦補讓人啼笑皆非的畫面。

    兩個來自不同地方的古人,一個說東一個說西,或者因為聽不懂對方的話造成誤會,古人的誤會說不準要動武的。

    那麼古代沒有普通話,兩個不同地方的人是怎麼交流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古代跟現在一樣各地都有各地的方言,秦朝在沒有統一文字之前不但口音不用文字也是多樣化的存在。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書同文使文字一致,但是古人識文斷字之人畢竟是少數,再則文字交流畢竟沒有語言交流方便。

    古人同樣有屬於他們的普通話,古人則把普通話稱之為雅言也就是官話,當然各朝各代的雅言也不相同。

    夏商周以河南口音的語言為雅言,像聖人孔子,雖然是魯華人,他所處的時期是春秋戰國時期,雅言自然以周朝的雅言進行交流,也就是河南口音,孔子傳教用的話也是河南話。

    秦朝統一六國,歷史進入封建時代,秦朝定都咸陽,關中話就是普通話。漢朝代替秦朝,定都洛陽自然河南話和關中話同時併成為普通話。如此類推下去,那個朝代定都那個地方,以當地話為普通話。

    我們現在用的普通話是因為,元明清三朝大部分時間按北京口音來作為官話,所以建國之後也以北京話為標準,成為國語。

    學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們現在以普通話來跟各地的人無障礙交流,古人同樣如此。

    我們有普通話,他們有官話,真的如我們想的那樣各地人們都用各地方言,沒有統一的官話,古代皇帝別說治理朝政,每天上朝光理解大臣們的方言就夠頭疼了。

    我們聰明知道用統一標準的語言實現無障礙交流,古人也不笨,他們用官話同樣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無障礙交流。

  • 2 # 熱線777

    這個問題,從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清,都是個不小的麻煩。比如明代的洪承疇等福建官員到了朝堂上,一口“鳥語”讓皇帝到北地官員幾乎崩潰,當然,這些福建官員的內心多半也是崩潰的。

    可是,這個問題也從來不曾真正阻隔地域交流。別說國內了,就是古代阿拉伯人或日本人甚至歐洲人來到中國,沒幾年不也過得好好的,該吃吃該玩玩該扯淡扯淡,各個都跟大山似的。

    為什麼說這是個麻煩但不是大問題呢?

    首先,目前東亞大陸上的絕大多數民族,說的都是漢藏語系。史前時代,也就是距今數萬年至五千年間,古漢-羌種族從西滾滾而來,幾乎佔據了整個東亞大陸並向周邊擴散。這一路,是血與火的一路,原住民幾乎被掃蕩一空。而商代擊破東遷的雅利安民族,保證了東亞大陸主體民族的語言文化的完整性。也就是說,不論漢人藏人甚至緬甸人,五千面前老祖宗的語言都差不離。腔調差異,總比漢語和拉丁語的差異小吧。

    其次,中國歷史上從夏商周甚至三皇五帝開始,一直都是在樹立推廣官話也就是當時的普通話的。語義乃至語法結構其實各地相差無幾,語音則以王權/皇權所在地為標準發音,比如周代的雅言正樂,漢唐的關中-河洛音,明代的南京普通話,清代的京片子,民國時期的江浙味兒國語等等。甚至韓語和日語的不少古詞彙,只要是帶點專業屬性和文化屬性的,仔細聽聽其實都是古漢語的變調。不信您仔細看看兩國的戰爭片,大量軍語其實都是直接用了漢語詞彙。比如日語的“將軍”、韓語的“進攻”等等。

    還有一點,就是文字的統一性。這個真的要感謝從商代甲骨文開始的持續數千年的華夏文化輸出了。

    再說點實在的,所謂無利不起早,古代漢語的官話有兩個文化推廣大使,一個是官吏,一個是商人。想上進,學官話,想滿世界做生意,學官話,都不用考級鞭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要美化明朝這個昏暗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