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跑路的核彈

    隨著軍事技術的不斷進步,過去需要由多艘軍艦完成的任務現在一艘艦艇就夠了,導致軍艦種類也在變少,另外隨著軍事變革,軍艦的任務也在調整,驅護艦在功能不斷強大的同時,噸位也在擴大,取代了不少過去巡洋艦等艦種,中國的055按噸位已經夠巡洋艦標準了,但仍稱驅逐艦是因為巡洋艦是舊海軍思想下的產物,這個艦種已經在逐步退出軍事舞臺了。

  • 2 # 國平軍史

    1941年5月24日,英國皇家海軍引以為豪的長262米,寬29米,滿載排水量48000噸的胡德號,被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一發380毫米主炮炮彈貫穿甲板裝甲,從而引發彈藥庫殉爆,艦體斷裂迅速沉沒在波濤洶湧的丹麥海峽,事實上就已宣告了戰列巡洋艦時代徹底過去了。

    戰列巡洋艦,是二十世紀初建造的艦種,既有戰列艦的裝甲防護力和大口徑艦炮的威力,同時又具備巡洋艦的高航速和機動靈活的作戰方式,能夠快速部署應付突發性事件。

    英華人率先發明瞭這一艦種,並以“理想型巡洋艦”名義設計建造,希望借大口徑艦炮輕而易舉地略殺海上的巡洋艦,並以高航速逃避其剋星戰列艦的打擊。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兩國海軍艦隊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的北海海域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德海軍以初生牛犢之勇,憑藉良好的戰術素養和精良的裝備,痛擊實力雄厚的老牌海上霸主英國皇家海軍。

    日德蘭海戰,證明了戰列艦才是海上真正的主力,而戰列巡洋艦顯然難挑大任,英海軍戰列巡洋艦不倦號、瑪麗女王號、無敵號先後被引爆主彈藥庫沉沒,獅號被迫淹沒彈藥庫來避免同樣的結局。

    此番大海戰,對世界上所有海軍強國刺激都非常大,認識到了戰列巡洋艦存在的先天不足和難以克服的弊端,就不再建造所謂的戰列巡洋艦了,要麼建戰列艦,要麼造巡洋艦。

    二戰時期,航空母艦逐漸取代了戰列艦,成了海上的新霸主,戰後,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徹底消失在洋麵,除了美海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曾一度迴光返照,但很快就又消逝了。

    現在,大噸位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基本上都取代了巡洋艦,成了海軍強國的主力水面艦艇,已不再發展巡洋艦。

    即使美中兩國新建的排水量超過一萬噸的大型艦艇,實際上有著二戰時期重型巡洋艦的噸位,但都稱作驅逐艦,不再命名為巡洋艦。

    俄國除了保留幾艘老舊的巡洋艦以外,竟然連新型驅逐艦都不再建造,顯示了巡洋艦的沒落,其地位和作用,正在被驅逐艦乃至大噸位的護衛艦所取代。

    二戰後,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退出了海戰場,巡洋艦發展也日漸式微,已經被多功能、大噸位的驅逐艦和護衛艦所徹底取代。

  • 3 # 聿言又止

    第一個原因是導彈替代了巨炮。

    第二個原因發現即摧毀,淘汰了重甲。

    第三個原因是動力系統輕小化。

    導彈精度高威力大,不再需要透過大量炮彈輪射保障命中率。也就不需要攜帶大量炮彈。

    導彈威力大,發現即摧毀。即便是重甲,也抵擋不住多發反艦導彈打擊,重甲不再有效,也就沒必要用重甲,好比火槍時代,淘汰了盔甲。現代戰艦防禦,主要靠主動防禦。

    隨著時代的發展,船機越來越先進,船機越來越輕小,功率越來越大。

    巨炮淘汰了,重甲淘汰了,動力輕量了,也就不需要,動作笨拙,目標巨大的船體了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對的。其實讓戰列艦真正退役的不是航母的出現,而是導彈的出現。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一艘75噸的導彈艇用一枚冥河導彈擊沉以色列了一艘1700噸級的驅逐艦。導彈可以以小博大,如果說航母的出現使得戰列艦的地位受到威脅,但是當反艦導彈出現後戰列艦就正式被打入冷宮。飛機加導彈的組合送了戰列艦最後一程

    所以當時各國就大力發展反艦導彈,不在建造防護厚重的戰艦,而反艦導彈的出現也催生了防空系統的誕生,而美國宙斯盾系統就是在此背景下誕生的。所以戰後建造的軍艦普遍都擁有強大的反艦能力或者強大的防空能力,導彈替代了艦炮,美國海軍曾在新建的軍艦上不安裝艦炮只安裝導彈。因為導彈的速度和穿甲能力已經非常厲害了,與其考慮自己的裝甲能不能扛得住傷害,還不如考慮在它擊中我之前攔截下來。

    雖然現在戰列艦和巡洋艦的稱號逐漸消失,但是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噸位和功能卻已經慢慢達到它們的功能和效果了。現在的主力驅逐艦噸位都在7000噸以上,美國朱姆沃爾特級更是達到了15000噸,早就達到了巡洋艦的標準體重,而4000噸級以上的護衛艦也研究超過了大型驅逐艦的標準體重,所以,只是名稱修改了而已,其職能一樣也沒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開5G晶片釋出會了,你怎麼看?5G概念股會不會跟著漲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