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結底是明朝的腐朽混亂,以無法支撐熊廷弼的作戰方案。
遼東淪陷後,明朝舉國震驚,京師戒嚴,九門緊閉。惶恐的朝臣們只得再議對策,明熹宗朱由校同樣驚魂未定,他任命薛國用為經略遼東。可結果,形勢不僅未見起色,反而日益危急。舉朝官員一致認為,只有熊廷弼才能挽回遼東局勢,甚至還有人喊出:“使廷弼在遼,當不至此”。於是,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六月,閒賦在家的熊廷弼再被啟用為遼東經略。為了安撫熊廷弼,彈劾熊廷弼的御史均被治罪。熊廷弼入朝後,立即提出“三方佈置之策”,即陸上以廣寧為中心,集中主要兵力堅城固守,沿遼河西岸列築堡壘,用步騎防守,從正面牽制後金的主力;海上各置舟師於天津、登、萊,襲擾後金遼東半島沿海地區,從南面乘虛擊其側背;並利用各種力量,擾亂其後方,動搖其人心。待後金回師內顧,明軍再乘勢反攻,如此可復遼、沈。而經略則坐鎮于山海關,節制三方,統一事權。對於熊廷弼所請,明熹宗皆允,並加授熊廷弼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駐山海關,經略遼東軍務。以當時而論,熊廷弼的三方佈置之策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部署,只要朝廷部署得力,必能有效遏制努爾哈赤西進的步伐。但欲貫徹這一方略,需要從全國各地調遣精兵二十餘萬,支援遼東。且年需兵餉一千餘萬兩,而朝廷財政困難,根本無法承擔。起碼這一方略不會在短期內奏效。
除了朝廷財力受限,難以全力支援外,熊廷弼還受到另一個嚴重束縛,那就是朝廷搭配的助手,新任廣寧巡撫王化貞。遼東淪陷後,王化貞曾僥倖以一千弱卒,穩住了遼西重鎮廣寧的局勢。因而被朝廷看好,後被委任為廣寧巡撫駐廣寧,受經略熊廷弼節制。然而王化貞才能有限,實難堪當巡撫重任。加之王化貞“為人騃而愎,素不習兵,輕視大敵,好謾語”。用這等狂妄執拗的書生,給熊廷弼搭配手,實無裨益、徒增患禍。熊廷弼到任伊始,熊王二人就因觀點不同而嚴重衝突。因王化貞將內地援遼軍隊,改稱為“平遼”軍。熊廷弼恐“平遼”一詞會引發遼人不滿,便要求改為“平東”或“徵東”軍,以慰遼人之心。這本算不得什麼原則問題,況且熊廷弼所言在理,但自命不凡的王化貞就是固執己見,不肯通融。
經撫不和,表面是熊王二人之爭,實則是明朝黨爭所致。是時,明朝朝政已為黨爭鬧得烏煙瘴氣。東林黨得勢時,熊廷弼因出身楚黨,且脾氣火爆,“褊淺剛愎,有觸必發,盛氣相加”,朝士多有厭惡。內閣首輔葉向高也很不待見熊廷弼。在熊王相爭時,葉向高自然會傾向於自己的門生王化貞了。東林勢衰、閹黨崛起後,張鶴鳴、王化貞等人又立即投靠了閹黨。見風使舵的張鶴鳴、王化貞二人,很快便得到了閹黨魁首魏忠賢的袒護。反倒是不肯依附閹黨的熊廷弼,成了閹黨眼中的異己。再加上,東林黨中的有識之士如楊漣等人,曾為熊廷弼說過好話,這使得熊廷弼更為閹黨所不容。熊廷弼最終落得身首異處、傳首九邊的悽慘下場,最終禍根就在閹黨的黨同伐異。針對經撫不和,明熹宗曾召集九卿科道,廷議經撫的去留。與會者八十一人,僅一人支援熊廷弼,要求調走王化貞。其餘人等或黨護王化貞,或操持兩端。得不到閣部支援的熊廷弼涕泣道,“經撫不和,恃有言官。言官交政,恃有樞部。樞部佐鬥,恃有閣臣。臣今無望矣”。可以說,明末黨爭就猶如一個不斷滋長的政治毒瘤,讓明朝在無盡的內耗和傾軋中,透支了有限國本,加速了自身衰亡。在那個派系利益至上、國家利益罔顧的政治黑暗時代,熊廷弼就是再有報國之志,再有護國之才,也不得施展了。
歸根結底是明朝的腐朽混亂,以無法支撐熊廷弼的作戰方案。
遼東淪陷後,明朝舉國震驚,京師戒嚴,九門緊閉。惶恐的朝臣們只得再議對策,明熹宗朱由校同樣驚魂未定,他任命薛國用為經略遼東。可結果,形勢不僅未見起色,反而日益危急。舉朝官員一致認為,只有熊廷弼才能挽回遼東局勢,甚至還有人喊出:“使廷弼在遼,當不至此”。於是,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六月,閒賦在家的熊廷弼再被啟用為遼東經略。為了安撫熊廷弼,彈劾熊廷弼的御史均被治罪。熊廷弼入朝後,立即提出“三方佈置之策”,即陸上以廣寧為中心,集中主要兵力堅城固守,沿遼河西岸列築堡壘,用步騎防守,從正面牽制後金的主力;海上各置舟師於天津、登、萊,襲擾後金遼東半島沿海地區,從南面乘虛擊其側背;並利用各種力量,擾亂其後方,動搖其人心。待後金回師內顧,明軍再乘勢反攻,如此可復遼、沈。而經略則坐鎮于山海關,節制三方,統一事權。對於熊廷弼所請,明熹宗皆允,並加授熊廷弼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駐山海關,經略遼東軍務。以當時而論,熊廷弼的三方佈置之策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部署,只要朝廷部署得力,必能有效遏制努爾哈赤西進的步伐。但欲貫徹這一方略,需要從全國各地調遣精兵二十餘萬,支援遼東。且年需兵餉一千餘萬兩,而朝廷財政困難,根本無法承擔。起碼這一方略不會在短期內奏效。
除了朝廷財力受限,難以全力支援外,熊廷弼還受到另一個嚴重束縛,那就是朝廷搭配的助手,新任廣寧巡撫王化貞。遼東淪陷後,王化貞曾僥倖以一千弱卒,穩住了遼西重鎮廣寧的局勢。因而被朝廷看好,後被委任為廣寧巡撫駐廣寧,受經略熊廷弼節制。然而王化貞才能有限,實難堪當巡撫重任。加之王化貞“為人騃而愎,素不習兵,輕視大敵,好謾語”。用這等狂妄執拗的書生,給熊廷弼搭配手,實無裨益、徒增患禍。熊廷弼到任伊始,熊王二人就因觀點不同而嚴重衝突。因王化貞將內地援遼軍隊,改稱為“平遼”軍。熊廷弼恐“平遼”一詞會引發遼人不滿,便要求改為“平東”或“徵東”軍,以慰遼人之心。這本算不得什麼原則問題,況且熊廷弼所言在理,但自命不凡的王化貞就是固執己見,不肯通融。
經撫不和,表面是熊王二人之爭,實則是明朝黨爭所致。是時,明朝朝政已為黨爭鬧得烏煙瘴氣。東林黨得勢時,熊廷弼因出身楚黨,且脾氣火爆,“褊淺剛愎,有觸必發,盛氣相加”,朝士多有厭惡。內閣首輔葉向高也很不待見熊廷弼。在熊王相爭時,葉向高自然會傾向於自己的門生王化貞了。東林勢衰、閹黨崛起後,張鶴鳴、王化貞等人又立即投靠了閹黨。見風使舵的張鶴鳴、王化貞二人,很快便得到了閹黨魁首魏忠賢的袒護。反倒是不肯依附閹黨的熊廷弼,成了閹黨眼中的異己。再加上,東林黨中的有識之士如楊漣等人,曾為熊廷弼說過好話,這使得熊廷弼更為閹黨所不容。熊廷弼最終落得身首異處、傳首九邊的悽慘下場,最終禍根就在閹黨的黨同伐異。針對經撫不和,明熹宗曾召集九卿科道,廷議經撫的去留。與會者八十一人,僅一人支援熊廷弼,要求調走王化貞。其餘人等或黨護王化貞,或操持兩端。得不到閣部支援的熊廷弼涕泣道,“經撫不和,恃有言官。言官交政,恃有樞部。樞部佐鬥,恃有閣臣。臣今無望矣”。可以說,明末黨爭就猶如一個不斷滋長的政治毒瘤,讓明朝在無盡的內耗和傾軋中,透支了有限國本,加速了自身衰亡。在那個派系利益至上、國家利益罔顧的政治黑暗時代,熊廷弼就是再有報國之志,再有護國之才,也不得施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