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原位於洛東江東邊,是古代北韓半島東南部的國家。新羅的前身是辰韓部落聯盟12國中的斯盧國,以征服周圍小國的方式擴充套件領土而形成的王國。公元前後,斯盧國(部落)以金城為中心,聯合6部組成了部落聯盟-新羅國家。古代辰韓是半島發展最緩慢的地區,鐵器製造和其他先進技術都是最晚傳入這個地區。新羅最初是半島三國中最弱小、最落後的國家。由於在地理上遠離中國的影響,它不太容易接受到中國的習俗和思想,反而受周邊國家和民族的影響較大。新羅北方的“江原道”有穢人的東穢古國,隔海有日本九州的多婆那國。西南是弁韓諸小國,西面還有馬韓基礎上形成的百濟政權。早期新羅國王有出自本土說,百濟說和日本九州說三種說法,說新羅王出於本土或百濟,和辰韓王是馬韓人是類似的,應該是可信的。史料記載新羅“風俗、刑政、衣服,略與高麗、百濟同。”可見三國的共性,民族融合。古代辰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繼辰王 ...新羅土地臨海,氣候溼潤,其漁業資源比較發達。辰韓“土地肥美,宜種五穀及稻,曉蠶桑,作縑布,乘駕牛馬。雖說物產豐富,鄰近的弁韓又出鐵,但由於相對閉塞,早期手工業顯得比較落後,最初的手工業可能是早期秦人移民帶來的,但土地肥沃與出鐵,則是新羅很早農業就比較發達的兩個主要原因,也是新羅得以後來居上的基礎。5世紀中葉,新羅社會經濟在當時的北韓半島已居於領先地位。4世紀時開始興修水利,5世紀至6世紀擴大了規模,鐵製農具逐漸推廣,牛耕代替了人力挽犁。手工業中鐵和銅的冶鑄規模很大。《三國史記·新羅真興王本紀》載,574年“鑄成皇龍寺丈六像,銅重三萬五千七百斤,鍍金重一萬一百九十八分”。5世紀末6世紀初,“初開京師市肆,以通四方之貨”,又“置京都東市”,王京慶州成為全國商貿中心。 新羅是以辰韓勢力為基礎,同馬韓和一部分樂浪郡的漢人,秦人移居民系的勢力融合而成的國家。為北韓古代三國之一。在韓朝史上,與高句麗,百濟一起被稱為三國。 公元前57年,赫居世被居住在今南韓慶尚南北道和洛東江一帶的辰韓六個部落推舉為國王(當時叫居西幹),稱國號為徐那伐。建國初期,王位由辰韓部落中勢力強大的-{樸}-氏、昔氏、金氏三家貴族交替。據傳說,新羅的始祖樸赫居世是從天上飛來的白馬生下的紫卵中出生的。據《新羅本紀》記載,第四代國君昔脫解來自於倭國東北的多婆那國。這裡的倭國顯然是指今九州北部,其東北就當在日本的山陰或北陸地方。多婆那國在《三國遺事》中又作龍城國、正明國、尨夏國、花廈國等。所謂在倭東北一千里,若採用中國的里程則有400多公里,若採用《三國志》《魏志》《倭人傳》的里程則有80公里。由此,關於多婆那國的位置產生了九州“但馬、丹後說”這種觀點。在昔脫解之孫昔伐休登上王位之前,樸氏家族已有前後五代七世統治過新羅。新羅王姓金氏的始祖金閼智的誕生,也有與樸赫居世的出生相似的神話故事。—日樹中有紫雲從天垂地,接著有一黃金櫃掛於樹枝,又有一隻白雞鳴於樹下,開啟櫃子一看,裡邊有一童男臥而即起,因他是從金櫃裡出生的,因此叫金閼智。根據金氏的始祖金閼智出生於樹林中,推斷金氏可能是新羅當地崛起的豪族。公元660年新羅和唐朝的聯軍滅亡百濟,663年在白村江口擊敗倭軍,668年滅亡高句麗,進入了北韓歷史上的統一新羅時代。892年新羅王族建立後百濟、901年建立後高句麗,北韓半島進入後三國時代。後高句麗武將王建奪取後高句麗政權,建立高麗王朝,於935年滅亡新羅,重新統一北韓半島。 新羅之歷史,依其王族姓氏交替,約可分之為四期:一、樸氏王族時代(前57~184),二、昔氏王族時代(184~356),三、金氏王族時代(356~912),四、新樸氏王時代(538~935)。依據國家統一史劃分,約可分之為三期:一、三國時代-新羅國(公元前57-780),二、統一新羅時代(新羅王朝)(公元780-892),三、後三國時代-新羅國(公元892-935)
新羅原位於洛東江東邊,是古代北韓半島東南部的國家。新羅的前身是辰韓部落聯盟12國中的斯盧國,以征服周圍小國的方式擴充套件領土而形成的王國。公元前後,斯盧國(部落)以金城為中心,聯合6部組成了部落聯盟-新羅國家。古代辰韓是半島發展最緩慢的地區,鐵器製造和其他先進技術都是最晚傳入這個地區。新羅最初是半島三國中最弱小、最落後的國家。由於在地理上遠離中國的影響,它不太容易接受到中國的習俗和思想,反而受周邊國家和民族的影響較大。新羅北方的“江原道”有穢人的東穢古國,隔海有日本九州的多婆那國。西南是弁韓諸小國,西面還有馬韓基礎上形成的百濟政權。早期新羅國王有出自本土說,百濟說和日本九州說三種說法,說新羅王出於本土或百濟,和辰韓王是馬韓人是類似的,應該是可信的。史料記載新羅“風俗、刑政、衣服,略與高麗、百濟同。”可見三國的共性,民族融合。古代辰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繼辰王 ...新羅土地臨海,氣候溼潤,其漁業資源比較發達。辰韓“土地肥美,宜種五穀及稻,曉蠶桑,作縑布,乘駕牛馬。雖說物產豐富,鄰近的弁韓又出鐵,但由於相對閉塞,早期手工業顯得比較落後,最初的手工業可能是早期秦人移民帶來的,但土地肥沃與出鐵,則是新羅很早農業就比較發達的兩個主要原因,也是新羅得以後來居上的基礎。5世紀中葉,新羅社會經濟在當時的北韓半島已居於領先地位。4世紀時開始興修水利,5世紀至6世紀擴大了規模,鐵製農具逐漸推廣,牛耕代替了人力挽犁。手工業中鐵和銅的冶鑄規模很大。《三國史記·新羅真興王本紀》載,574年“鑄成皇龍寺丈六像,銅重三萬五千七百斤,鍍金重一萬一百九十八分”。5世紀末6世紀初,“初開京師市肆,以通四方之貨”,又“置京都東市”,王京慶州成為全國商貿中心。 新羅是以辰韓勢力為基礎,同馬韓和一部分樂浪郡的漢人,秦人移居民系的勢力融合而成的國家。為北韓古代三國之一。在韓朝史上,與高句麗,百濟一起被稱為三國。 公元前57年,赫居世被居住在今南韓慶尚南北道和洛東江一帶的辰韓六個部落推舉為國王(當時叫居西幹),稱國號為徐那伐。建國初期,王位由辰韓部落中勢力強大的-{樸}-氏、昔氏、金氏三家貴族交替。據傳說,新羅的始祖樸赫居世是從天上飛來的白馬生下的紫卵中出生的。據《新羅本紀》記載,第四代國君昔脫解來自於倭國東北的多婆那國。這裡的倭國顯然是指今九州北部,其東北就當在日本的山陰或北陸地方。多婆那國在《三國遺事》中又作龍城國、正明國、尨夏國、花廈國等。所謂在倭東北一千里,若採用中國的里程則有400多公里,若採用《三國志》《魏志》《倭人傳》的里程則有80公里。由此,關於多婆那國的位置產生了九州“但馬、丹後說”這種觀點。在昔脫解之孫昔伐休登上王位之前,樸氏家族已有前後五代七世統治過新羅。新羅王姓金氏的始祖金閼智的誕生,也有與樸赫居世的出生相似的神話故事。—日樹中有紫雲從天垂地,接著有一黃金櫃掛於樹枝,又有一隻白雞鳴於樹下,開啟櫃子一看,裡邊有一童男臥而即起,因他是從金櫃裡出生的,因此叫金閼智。根據金氏的始祖金閼智出生於樹林中,推斷金氏可能是新羅當地崛起的豪族。公元660年新羅和唐朝的聯軍滅亡百濟,663年在白村江口擊敗倭軍,668年滅亡高句麗,進入了北韓歷史上的統一新羅時代。892年新羅王族建立後百濟、901年建立後高句麗,北韓半島進入後三國時代。後高句麗武將王建奪取後高句麗政權,建立高麗王朝,於935年滅亡新羅,重新統一北韓半島。 新羅之歷史,依其王族姓氏交替,約可分之為四期:一、樸氏王族時代(前57~184),二、昔氏王族時代(184~356),三、金氏王族時代(356~912),四、新樸氏王時代(538~935)。依據國家統一史劃分,約可分之為三期:一、三國時代-新羅國(公元前57-780),二、統一新羅時代(新羅王朝)(公元780-892),三、後三國時代-新羅國(公元89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