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魚理財

    “大資料殺熟”這個詞在今年出現的頻率非常高,隔三差五就有人微博爆料遭遇某某公司殺熟,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顧客看到的價格比新顧客看到的價格要貴,這就是所謂的“大資料殺熟”。

    “大資料殺熟”到底存不存在?答案肯定是存在的,而且技術上也是可行的。

    從過往的幾起疑似案例來看,攜程、滴滴、飛豬等等都是被質疑的物件,可以看出,生活消費服務平臺是被質疑最多的領域,這也難怪,生活消費服務本來就是一個高頻場景,被質疑多也是也是很正常。

    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顧客看到的價格比新顧客看到的價格要貴,這都是被“殺熟”了嗎?其實並不是。

    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講,都有一個獲客成本的問題,顧名思義就是獲取一個新客戶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拿現在兩大國民APP支付寶和微信來講,支付寶的獲客成本肯定是比微信要高的,而且高的很離譜,微信的社交關係拓展獲客幾乎是免費的,但支付寶就不一樣,他現的每一個新客戶,幾乎都是拿錢買來的,這一點看看支付寶的拉新紅包就能看得出來,支付寶領紅包活動都是新使用者額度大老使用者額度小,這是”殺熟”嗎?肯定不是,這是在培養新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像美團、攜程、飛豬等等生活消費服務平臺其實跟支付寶類似,剛剛註冊的新客戶一般都是有優惠的,所以老使用者不能與剛剛註冊新使用者比較,因為新使用者有新人紅包,這個時候老使用者看到的價格比新使用者貴,你說被“殺熟”了,這明顯不合適,因為平臺也要培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培養新使用者的忠誠度。

    其實歸根揭底就是各平臺之間的激烈競爭造成的,如果市場上只有美團或者攜程一家,肯定就不會出現所謂的“大資料殺熟”了,因為所有的潛在使用者遲早都是我的,我就是這個價,你愛用不用。

    到底是不是殺熟?個人覺得有一個方法可以判斷,就是拿同一產品,經常使用的重度使用者和偶爾使用的輕度使用者作比較,一個高頻使用,一個低頻使用,如果這個時候高頻使用的使用者看到同樣的產品或服務價格比低頻使用的使用者價格高,這肯定就是“殺熟”,這時候該曝光曝光,該維權維權,您可千萬不能手軟。

    對於消費者來說,肯定是價Grand SantaFe便宜越好,他才不會管你什麼獲客成本,使用習慣,培養忠誠度的問題,鑑於生活消費服務領域激烈的市場競爭,新使用者和老使用者享受到的優惠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大資料殺熟”的問題肯定還會不斷重複,不斷上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練胸肌比較,我下胸肥肉多有下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