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療器械觀察
-
2 # 馬寶琳中醫治房顫
不是。
基礎知識:
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心房和心室的交界的地方叫房室結,心房本身的上邊有一個地方叫竇房結。
正常心電是從竇房結放電,往下經過心房,經過房室結再到心室。規律的往下傳,電流傳到哪、哪就收縮。
注意:是傳下來的!
區別:
第一,心室的電不是從上面傳下來的,而是心室自己放的電,連續放,持續的引起心臟收縮,這就是室速。
就放一次叫偶發室早,
連續放兩次叫成對室早,
一次正常一次不正常叫二聯律,
兩次正常一次不正常叫三聯律。
連續大於等於三個叫短陣室速。
一句話:室早連起來就是室速!
心室以上的、包括房室結的,不是從竇房結傳下來的,而是自己提前放電的,連起來就是室上速。
室上速一般有三種情況:
(1),有些就是房速,能看出心房的p波,但是有些太快了,P看不出來,所以只能叫室上速。
(2),有些電流是從竇房結往下傳的,但是傳到房室結這兒,在房室結轉圈兒。本來應該只有一條路往下傳,結果他在房室結這有兩條路形成一個圓圈,所以電流在裡邊轉,轉一圈,然後又傳到心室。電流轉小圈。
(3),有一些圓圈不在房室結,範圍更大,反正也是轉圈兒。就是轉大圈。
第(2)、第(3)種情況做射頻消融效果都不錯。
第二,陣發室上速突發突止、心率快、基本都得150以上,最快有到220、260的。室速一般100左右。
第三,陣發室上速危險性小,室速危險性大。
陣發室上速:可以做射頻消融治療,成功率非常高,我用中醫治療成功率也非常高。
室速:我原來在醫院CCU見到的,都是搶救過程中見到的,那時候都用西藥處理,現在室速我不治,所以用中醫治療沒有多少經驗。
這兩種心律失常,詳細講還有好多分型,這裡就不講那麼詳細了。反正就是室速比陣發室上速要嚴重。
馬寶琳觀點來自於臨床實踐和獨立思考,和目前主流觀點有很多不同。
室上速定義及流行病學特點:
SVT 指的是所有希氏束及其之上傳導系統病變造成的靜息狀態下心房和(或)心室率超過100 次/分的心律失常。根據發病機制的不同,SVT 具體又可分為竇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AT)、大折返房速(包括典型心房撲動)、交界區心動過速、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AVNRT)以及旁道參與的各種型別心動過速。由於心房顫動(以下簡稱“房顫”)在發病機制、臨床特點、治療方案上都有其特殊性,而且ACC/AHA/HRS 已經在2014 年專門釋出房顫管理指南,因此,在SVT 指南當中沒有對房顫作特殊說明。統計學證據顯示,SVT 患者在總人群所佔比例為2.25‰;其中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在美國年發病率為0.36‰,每年有89 000 例新發PSVT 病例[2]。女性和年齡超過65 歲的患者發生PSVT 的風險相對較高。
室速定義:
室性心動過速是起源於希氏束分叉處以下的3-5個以上寬大畸形QRS 波組成的心動過速。其中加速性心室自主律(有時以心室率>100 次/ 分為界)一般認為是良性的,多數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可以不予治療。但心室率≤100 次/ 分的非持續或持續的(>30 秒或需急救措施的) 室性心動過速會造成嚴重後果,需要認真對待。
在對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NSVT)的定義上,2014 年歐洲心律學會/美國心律學會/ 亞太心律學會(EHRA/HRS/APHRS)“室性心律失常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仍與2006 年美國心臟病學會/ 美國心臟學會/ 歐洲心臟病學會(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治療和心臟性猝死預防指南”(以下簡稱“2006 版指南”)保持一致:將頻率大於100次/ 分、持續時間小於30 秒的連續3個或3 個以上心室搏動稱為NSVT。
從整個篇幅來看,2006 版指南並未對NSVT 進行重點論述。認識到NSVT 的臨床普遍性,共識用較大篇幅對NSVT 出現時患者的猝死風險、評估方法和治療建議進行了詳述,並以圖表的形式呈現,體現了該共識的實用性。
對NSVT 患者,共識列出常用的標準評估專案和進一步評估專案,並給出每種檢查適用的目標人群(表)。
標準評估專案包括病史採集、體格檢查、12 導聯心電圖檢查、超聲心動圖和實驗室檢查。如果這些檢查不足以明確病因,可進一步行運動試驗、冠脈造影、心臟MRI、基因檢測和電生理檢查。
上述檢查評估的目的是判斷NSVT 患者是否合併器質性心臟病,因為NSVT 的預後與基礎心臟病相關,治療原則也是治療基礎疾病較治療心律失常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