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視娛樂泡
-
2 # 哦裡技術
《長安十二時辰》的關於張小敬的結局是張小敬和李沁兩個人在最後一刻阻止了爆炸的發生,揪出了幕後黑手,並解救了長安的千萬百姓,最後張小敬卻離開了長安,這大概是編劇根據張小敬的人物性格以及未來故事發展做出的最合適結局安排吧。
張小敬在劇中是一個退役軍人,曾經因為過世蹲過大牢,張小敬本來是要一直遭受牢獄之災的,後來被靖安司的掌事者李沁看重實起而得到提拔,負責長安城的安保工作,在執行工作的時候發現有人要在上元節的時候製造爆炸混亂,為了保護百姓以及查明真相而開始了一系列的行動,後來保護長安的行動成功了,成為長安城裡的英雄的張小敬並沒有選擇繼續在朝廷上工作、等著升官加俸,而是選擇離開他呆了九年的長安。
張小敬一開始答應李沁的要求只是為了活命,後來在行動的種種事件激發了他保護百姓的責任感,同時他也被年少沉穩的李沁所擁有的正義感所打動。
張小敬後來主動地擔任保護長安的重擔,未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張小敬和擁有慈悲之心的太子李沁兩個人配合無間,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成為了感情深厚的朋友,在最後任務成功後李沁給了張小敬赦免令,做出了他對張小敬最好安排。
【因為晦暗的未來開始了。】
決定唐王朝未來走向的關鍵時刻,是徐賓請皇帝老兒上車時,皇上問徐賓他的幕後主使是誰。皇上如果覺得:行,徐賓這人政治資源不多,卻能鬧這麼大動靜,還願意為我所用,那我用上吧。————唐政權這時的政治主力就會轉移到技術官僚身上。
偏偏皇上仍然篤信自己釀出大禍的政治體系,或者說土壤,以自己政治體系的視角去看徐賓:才一個八品小吏不可能弄出這般動靜。
於是徐賓徹底對自己搞政治失去了信心,表達:“原來聖人也以官品論人品。”
說實話,讓我著實吃驚的大反轉是徐賓居然捆著皇上的手上了門樓子!
皇上的政治體系仍然有效,下面作為該體系支撐的各路武裝力量幫倒忙,士兵願意聽體系的最高權力者放下弓箭,但是可以影響體系的外部力量——王韞秀之流卻不一定聽話,幫了最大的倒忙。雖然這類貨色在這麼關鍵的時候都能把情勢急轉直下,也有張小敬這種體系內技術官僚精英可以挽救回來。
把大禍局推向高潮的是徐賓這種技術官僚,能救回來的也是張小敬這種技術官僚。可以說,技術官僚在唐政權的後期發展中本來能夠發揮巨大作用,卻沒能登上歷史舞臺。
故事的最後,作為職業官僚清流的李必覺得沒什麼大問題了,他需要回山上清清“塵”。作為優秀職業官僚代表的張小敬也以為沒事兒了,要離開長安,打算有難時再回來。唯獨剩下仍然有正面影響願望卻出身卑微的檀棋想回到權力中樞。那得到的結果只有一個:靠底層努力維持,卻沒有優秀精英支援的唐政權,開始走向衰亡。
那我們返回頭去看徐賓,他到底有沒有他說的那種當宰相的才呢?
我認為是有的。
薩珊金幣背後沒有在電視劇中引出的安祿山勢力,在整個劇中的徐賓背後扮演了財力支援的角色。對這段歷史有了解的人們可能知道,安祿山非常忌憚劇中右相的原型李林甫。在李林甫仍然具有權勢的時候,他只能伺機而動,透過財力的延伸,在長安佈滿眼線靜觀時局。他在長安的代理人也在不斷與中央官僚進行社會交際,暗中品色什麼人後勁夠足,未來堪當大用。
徐賓在太子一系中發揮的充分的技術官僚能力,使他逐漸被安祿山集團注意到。一方面是才能受到認可,另一方面是徐賓對右相李林甫的敵意是安祿山最需要的可靠品質。
基於這兩點,安祿山集團開始使用財力支援徐賓,計劃由他自己定,進度由他自己推進。徐賓僅僅依靠財力,就能逐漸延伸影響力,步步為營的推進自己的計劃。這種能力莫說在古代唐朝,就連在今天都是難得一遇的人才。
綜上所述,皇上不信徐賓有搞大動靜的能力,疑的是其影響力之源來自哪裡。而徐賓認為自己有當宰相的能力,是因為,只憑財力支援,無需藉助政治授權和門閥背景,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搞大動靜。兩個人的認識,都沒有純粹意義上的正確,也沒有完全的錯誤。
整個劇的悲情在黑白色時徹底達到了高潮,天文愛好者小孩兒在政治鬥爭中被射死時沒有給煽情的餘地,應該再造天文領域高潮的技術官僚龐靈死時也沒給煽情的餘地。放開來的只有諷刺,以及強烈的對比。反而把徹底的悲情放在了黑白色這裡,表達的隱晦,含蓄。一個結局,達到了完全不同的,給兩個人群的效果。
給不懂其背後歷史的人以輕鬆的結局:大危機過去,大家各自離開,開始過輕鬆的日子。
————這類觀眾看了也舒服。
給熟知其背後歷史的人以沉重的結局:恢弘廣延的大亂世即將來臨,關內外禮序崩壞,生靈塗炭。唐政權的衰敗給西域及廣大邊疆地區造成的權力真空,又導致諸多民族和信仰在亂局中亡滅。東亞、中亞、東南亞等大部分地區集體進入了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