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蟲秋語
-
2 # 阿斌之夢
人的心理與動物的心理都是分層結構,但人有三層,動物只有兩層。導致人和動物的最終追求不同,人的最終追求是道德的完善,希望回到人人平等,社會大同的初始狀態。動物就不操這個心了,每天吃飽喝足,睡個不被其他動物打擾的覺足矣。
人的心理象個容器,首先被分成上下兩層。能夠被大腦直接觀察到的是上層,也叫表層,顯意識層。不能被大腦直接觀察到的是下層,也叫底層,潛意識層。
潛意識層又分層,從上往下,依次是道德層(超我層)、現實層(自我層)、快樂層(本我層)。這個觀點是弗洛伊德提出來的,構成心理分析的基礎。人的心理發展,如樹木的生長一樣,從下往上生長,依次經過快樂層、現實層、道德層三個階段。
人是從動物發展起來的,動物是從植物發展起來的。植物只有快樂層,需要Sunny雨露才能生長,這種需求叫食慾。滿足了就快樂,不能滿足就蔫了。植物的繁衍需要依靠外力來實現種子的傳播,繁衍的需求叫性慾,植物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活在當下,不為未來操心,也不為現實操心。
到了動物階段,食慾和性慾就可以更進一步的滿足了,動物不會停留在原地,會有一個活動範圍去主動尋找。動物已經能區分自己和環境了:用鼻子聞,用嘴嘗,用爪子試,可以吃不?動物不為未來操心,但要為現實操心。特別是有了新生孩子的母哺乳動物,真是操碎了心。
到了人這個階段,在快樂層、現實層的基礎上發展出了道德層。不但為現實操心,還要為未來操心。第一個操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過不好,自己會很難過。這在動物中是不存在的。
正是因為心理發展有個過程,所以人的心理有兩個年齡節點特別重要。分別對應人的快樂層和現實層。4歲是快樂層的節點,不能解決的問題會形成心結填充心靈容器,太多的心結這層就被填滿了。13歲是現實層的節點,不能滿足的需求會形成心結填充心靈容器,太多的心結這層就被填滿了。這樣的後果,就是人要花費畢生的精力去解開這些心結,否則心靈容器的容積就太小了,很容易崩潰。
-
3 # 念魅75665790
我們與動物最明顯的不同就是說話,人類可以交流,他們也有自己的世界,動物是脆弱的,人類也是,人類會假裝堅強,動物則過分善良,年歲高的動物,人類則要小心,不要輕易招惹,先撩者賤,動物對人類有著絕對領域的不信任,人類則是一言難盡,動物沒人權
回覆列表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這個概念有兩層含義:首先,人也是動物,動物有的心理,人類肯定也有。比如食慾、性慾、痛感、恐懼、對幼子愛護撫養的本能等等。第二個含義是:人有社會性,動物沒有社會性,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也就是說人有的心理,動物不一定有。比如道德感、榮譽感、羞恥感、集體感、家的概念、國家的概念、歷史與現實的概念、知識的概念、文化與習俗的概念、自然與人的概念、宇宙與人的概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