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弘毅致公
-
2 # 新文化街男孩
美國無人機被伊朗擊落,美國不敢反擊,到底誰在認慫?
英國油輪被伊朗海軍飛艇劫持扣留,美國和英國都不敢搶奪,到底誰在認慫?
英國為了自保,釋放被扣押伊朗油輪,美國叫囂沿岸國家給予扣留卻沒有迴音,伊朗油輪在美國軍艦監護下,正駛往敘利亞,到底誰在認慫?
難道一個國家呼籲和平解決爭端,就是認錯?
難道一國總統尋求對話,就是認慫?
世界到底還有沒有公理?還有沒有是非?還有沒有對錯?
包括伊朗人在內,沒有人不承認美國是唯一超級大國,但很少有國家如伊朗那樣,敢於迎擊美國的挑釁。
國家相處應該是平等的:強大並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弱小也不應該被人肆意欺凌,和談總歸是解決危機的正道,威脅只能換來反抗的勇氣。
美國該醒醒了,特朗普也別再裝睡。世界不只是美國一家,伊朗人有權利捍衛自己的命運。
-
3 # 軍武最前哨
魯哈尼主張伊美領導人舉行會晤也並非不設門檻,他始終強調與某人會面的前提是要符合伊朗的國家利益,否則事態就不會發生任何積極的變化。
那麼,怎樣才算是符合伊朗的國家利益呢?主要表現無外乎以下幾點:其一,美國必須取消對伊朗的制裁、第二,華盛頓須重新履行《伊核協議》、第三,重啟國際會談。如果這些前提條件無法成立,那麼伊朗也不會安排魯哈尼與特朗普會面。
不可否認美國在與伊朗的對峙中始終都掌握著優勢和主動:於特朗普而言,華盛頓對德黑蘭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壓迫可以說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而按照白宮的預想,這也是除軍事幹預外逼迫伊朗做出讓步最行之有效的選擇。
不過,特朗普及他的智囊團顯然低估了伊朗的抗壓能力:到目前為止,德黑蘭都沒有明顯的表現出妥協跡象;與此同時,特朗普也高估了自己在伊朗問題上的號召力:時至今日,歐盟主要國家仍在努力挽救《伊核協議》。
也正是因為伊朗的堅持和除美國以外的相關國家的掣肘,特朗普所謂的“極限施壓”政策始終都沒有被完全落實,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伊朗與美國對峙的信心。
但德黑蘭也深知不該因此就喜形於色,畢竟大局上的伊朗終究還是處在被動,綜合實力相較之下也頗有些差距,如若不知深淺的長期耗下去,必定會落個“殺敵五百,自損一千”的狼狽下場。
所以說,魯哈尼基於長遠發展的考慮,適時的釋放外交訊號也不失為明智之舉。而且魯哈尼已明確表態:伊朗不會謀求發展核武器;這是多麼大的讓步啊!難道特朗普就不為所動?
-
4 # 超然視野
很明顯作為在美伊衝突中,比較支援伊朗的一方,法國提出這種折中方案,還是希望美伊衝突有實質性的突破,不過美國政府反應相對平淡,只是強調美國與伊朗重新談判的條件很簡單,但伊朗方面由總統魯哈尼發出了會面的要求,但相對希望的伊朗立場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
本輪美伊衝突以來,伊朗已經較長時間被美國全面經濟封鎖,讓讓伊朗在經濟方面的損失也比較明顯,從伊朗不斷的在《伊朗核協議》的相關條款上持續向歐洲各國施壓來看,伊朗方面也是有談判的需要的。
不過僅從伊朗總統魯哈尼的發言,就確定伊朗認慫還是有些草率,伊朗自伊斯蘭革命以後,就遭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封鎖,與本次美伊衝突以來的封鎖期限來看,根本不算什麼。尤其是伊朗總統魯哈尼,本次提出的會面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取消對伊朗的相關經濟制裁和封鎖,顯然是難以確定的,美國絕對不會在沒有任何訴求滿足的情況下,貿然放鬆或者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和封鎖的。
美國只要繼續維持現狀,受傷的只會是伊朗自己,除非伊朗在美國關注的伊朗核問題和對外輸出影響力方面,透過第三方做出滿足美國要求的承諾,要不然魯哈尼與特朗普的會面仍將會遙遙無期。
回覆列表
不是,這個問題說的不夠全面,我先給大家交代一下這件事情的大概背景。伊朗總統魯哈尼原話是說如果美國能夠充分保障伊朗利益的情況下,他本人也願意去見一下某人。當然了,他說的這個某人肯定是特朗普。所以說現在的一些自媒體作者比較過分,他們交代問題不說清楚,讓人以為伊朗是一心想向美國示弱然後認慫。實際上,伊朗態度雖然沒有以前那麼強硬了,而且也表現出想要談判的意願,但是一旦在核心利益上觸犯到伊朗了,他們是決不後退的。就包括最近伊朗聲稱彈道導彈的問題決不進行談判。我認為伊朗沒有認慫,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首先,伊朗已經認識到美國是紙老虎這個事實。與伊朗在波斯灣地區僵持了超過三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美國從來沒有用武力對伊朗進行過實質上的接觸,只是不斷的加大該地區的兵力部署。甚至還邀請自己的盟友在這個地區進行聯合護航行動,但是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次交火。伊朗已經認識到美國根本不願意與伊朗發生衝突,也不願意儘快的解決伊核問題,這是特朗普本人的小心思,他想在美國民眾面前展現自己強硬有力的形象,但是顯然他還是沒有能力去解決現在的伊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