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優理賠
-
2 # 學生求識
鋰電池的價格過高和安全保證要求高以及其他相關問題是制約其普及的根本原因。工信部不準電動車超重,估計工信部一定會為鋰電池提供大量補貼,以方便電動車降低車重還能讓人民買得起。我也十分相信工信部一定會為自己所釋出的命令所以產生的後續問題負責的,因為工信部中間有一個信字。
-
3 # 攻城獅的自我修養
鋰電池由於其安全效能和能量密度的問題,應該不會成為後續電動車全面普及的最終方案。
而最多應該算一個過渡產品。
-
4 # 車圈報告
這個說不好,要看時間跨度是多長,如果是10年以內的話,還是可以期待的,但是10年以上的話,由於現在新材料的革命時刻都有可能出現,比如石墨烯電池,充電10分鐘,就可以跑1000公里,一旦面世,將會引起整個世界的產業大變革。
新國標出臺後,由於受電動車重量的限制,鋰電產品逐漸成為鉛酸電池的替代品,但是鋰電池技術目前尚未成熟,還不能廣泛應用於所有的行業,目前電動汽車鋰電已經成為主導的能源產品,隨著電動汽車巨大發展,鋰電技術也會越來越成熟,成本也會進一步降低,10年內,鋰電技術將有一個大跨越,主要表現在鋰電安全防護性根本性提升,以前軟包的鋰電隔膜破了容易起火爆炸,未來能量密度更高的鋰電在防護系統的保護下,可以抗高溫,耐腐蝕。此外,鋰電本身化學和物理屬性潛力充分開發,現在鋰電本身的屬性是沒有充分挖掘的,還處在初步階段,鋰電最大的能量密度有多少,誰也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現在遠還沒到上限,未來鋰電快速充電技術,加上續航技術的提升,必然會出現一個大的發展。
在沒有更好的替代品出現的情況下,鋰電未來勢必成為家用電器,車輛主要的能量儲存載體,而且擴充套件的領域會越大越大,當然前景也會越來越好。
新能源是大方向,至於鋰電等介質做電池我認為有些武斷,因為目前幾乎所有的電池都存在汙染問題,其實大家都明白,電車事實是汙染轉嫁罷了。所以後期的技術方向應該是幾乎0汙染.電池穩定,耐力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