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LL剛剛好

    陶淵明的詩中,常常會出現“東籬”這一個詞彙,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採菊東籬下,“東籬”開始它指的就是東邊的籬笆,但是後來逐漸隨著陶淵明田園詩越來越出名,人人都將東籬比作是陶淵明那種悠然隱居的安逸心境,它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意象。後來的詩人、無論是杜甫還是白居易,他們都用東籬去形容一種隱居的狀態,只不過每個詩人所處的情境不同,但是東籬到最後,就是隱居心境的一種體現了。

    一、陶淵明的東籬,一種怡然自樂的隱居心境大家都知道陶淵明是魏晉時期最為有名的一個詩人,他是田園詩歌的創造者,這種詩派在當時的空前絕後的,而陶淵明之所以能將田園詩派發揚光大,就是因為他是切身處地的過上了隱居的生活,而且他的桃花源也是魅力非常的。陶淵明一生都不喜朝廷中明爭暗鬥,也更不願意趨炎附勢,隨波逐流,所以他一生不得志。

    二、白居易、杜甫,都喜歡用東籬形容隱居的日子即便隱居,但是陶淵明是完全沒把這事放在心上的,他將自己隱居狀態稱為東籬,將菊花與東籬捆綁在一起,形成了一種以菊花為主的隱居生活,但是陶淵明並不痛苦,他享受隱居的生活。而白居易形容東籬時,曾用愧君相憶“東籬”下形容一種悲涼的氛圍,那是一種無限的哀思,所以白居易的隱居並不像是陶淵明那麼快樂,而是一種比較鬱悶的隱居狀態。

    所以,如果說是詩人中描寫東籬最好的,應該就是陶淵明瞭,他透過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隱居生活的描寫,向人們訴說著自己悠然自得的心理,所以,陶淵明是真正享受隱居生活的人,他並不認為隱居是苦悶的。

  • 2 # 使用者444798360908

    陶淵明的詩中,常常會出現“東籬”這一個詞彙,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採菊東籬下,“東籬”開始它指的就是東邊的籬笆,但是後來逐漸隨著陶淵明田園詩越來越出名,人人都將東籬比作是陶淵明那種悠然隱居的安逸心境,它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意象。後來的詩人、無論是杜甫還是白居易,他們都用東籬去形容一種隱居的狀態,只不過每個詩人所處的情境不同,但是東籬到最後,就是隱居心境的一種體現了。

  • 3 # 美妙旋律

    “採菊東籬下”,的詩句出自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思是在東邊的籬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一抬頭看到了南面的山坡好美。說的是詩人歸隱田園後的一種生活狀態,每天或者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心無掛礙,悠然自得。

    然而,在中國文化中,有些詞已經從它的本來的意思,發展成為一種特定的含義了。這個與中國詩歌的造境藝術有關。一種景物或事物,在一篇偉大的文學作品中被使用,隨著這篇文學作品的流傳,這個意象逐漸發生了改變,而帶有一種約定俗成的意思。

    比如,古典詩歌中的柳樹已經不是柳樹了,而是代表了送別和傷感的意思。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賀鑄的“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而梧桐,則帶有淒涼悲傷的意思。

    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紅豆也不是紅豆了,而是相思的象徵或者是愛情的象徵。

    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賀鑄的“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而梧桐,則帶有淒涼悲傷的意思。

    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紅豆也不是紅豆了,而是相思的象徵或者是愛情的象徵。

    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蓮花也不僅僅是蓮花了, 而取諧音憐愛的意思。如南朝樂府《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所以,在古典文學中的東籬,已經不僅僅是院子東邊的籬笆了,而是帶有一種隱士的心態,隱士的生活和理想的象徵了。比如號稱是馬神仙的元曲大家馬致遠,字千里,晚號東籬,這就體現了馬致遠的人生理想,要像陶淵明學習,做一個隱士的意思。

    所以,東籬這個詞,來自於隱士界的大神,陶淵明。

    陶淵明從一個小官做起,最後做的很憋屈,覺得自己一個大詩人,自己的祖父還是東晉的大牛人陶侃,做個小官還要天天搞接待,搞得自己很煩,乾脆就辭職回家,在南山之下親自種地吹野風,然後酒量不大的他,天天和鄰居喝老酒,喝的七葷八素。家裡沒有樂器,乾脆就放個沒有琴絃的古琴,假裝每天撫琴自樂。

    一大早就跑出去鋤地,在月亮升起的時候回家。

    一推開門就能看見鬱鬱蔥蔥的南山,還有眼下那長滿了菊花的東籬。注意,東籬開始出現了,在陶淵明的詩中是這樣說的: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這首詩,寫的極為清淡自然,充滿了一種落花無言人淡如菊的美感,這樣就讓他筆下的好幾種意象,發生文化上和語意上的改變。

    南山,已經不是南邊的山了,他是隱士的精神家園;東籬已經不是東面的籬笆了,他是隱士心靈棲居的地方了。

    所以,後來好多詩人詞人,都喜歡寫東籬,而沒人寫南籬、北籬、西籬,這就是陶淵明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本主義誕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