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佳話童心

    事例:

    記得上個月,我女兒放學回家告訴我說:“媽媽,我們班幾乎都去上**輔導班了。” “哦,他們上的什麼課?”

    “語數外都補,還要學習一門奧數,**學校說了,如果不上他們這個輔導班,就是學習再好,也不可能考上**中學的。我們班最不愛學習的也報上名了。”

    “他們自願報名的,還是家長報的?”

    “當然是家長給報的,他們可不願意學習。”

    事例解析:

    這是家長典型的“焦慮”行為,他們總是認為自己不能教育好孩子,而是拿錢買個忽悠,至少當時被放鬆了焦慮的內心。

    就像有的孩子在學校老師的課堂上不能好好學習,難道輔導班的老師講課,他就能很好改變了自己對學習的態度?何況輔導班裡也只是提前學習課本知識。

    其實增加了補課行為的孩子,他們不僅沒有提高學習成績,甚至很多人開始厭煩學習,甚至更加沒有時間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加沒有時間深入探討學習上的問題。

    還有的家長聽別人講哪一套試卷對孩子的練習比較有用,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買來讓孩子去做題,結果只不過是增加了孩子學習上的負擔,僅僅是做了重複的勞動而已。

    總結一下,父母的焦慮,特別是在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容易扼殺孩子很多的能力和天賦。

    1、孩子沒有時間發展自己的探索精神。

    2、因為強制灌輸,孩子不能夠有很好的創造力。

    3、由於只關注學習成績,導致孩子的心靈教育嚴重缺乏,各種心理問題得不到重視和解決。

    4、孩子沒有主見,不敢或者是沒有時間思考自己的想法。

    5、實踐能力太匱乏。

    6、情感體驗太少。

  • 2 # 我是杜佩玉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能對於孩子的教育表現出過多的焦急思想,這種發起思想如果上升到一定的程度,我們就說它是一種焦慮行為,這種焦慮行為不僅僅是影響了家長的情緒,影響了孩子的情緒,更有可能對整個家庭氣氛,對個整個家庭關係產生不好的影響。

    首先第一點擔心孩子在以後的社會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於是千方百計的幫助孩子掌握一些可能他不喜歡的技能,比如說舞蹈,鋼琴,輪滑。

    我們知道每個孩子在現在的社會成長中,以後可能會參與到一些海選中,這些海選在我們的電視網路媒體中見的最多,大多都是一些娛樂節目,最低最低你也會唱兩首歌,這彷彿是一種作為學生作為一個現代社會人最基本的技能。

    於是家長焦慮,幫著孩子補習各類輔導班,各類興趣班,這是第一種的焦慮,也就是說讓孩子有個一技之長。

    第二類的焦慮就是替孩子去考慮一些他不應當有的事情,害怕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沒有過多的社會知識,沒有過多的社會經驗,沒有過多的成績來滿足自己踏入社會之後的需求。

    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對孩子成績的要求上,每個家長都心裡非常明白,如果排名次的話,肯定有第一名,也有最後一名,但是家長們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在班級裡的名次最好是越向前越好,如果是第一名那就是更好的了,彷彿第一名就可以代表著以後考入清華北大,但實際上這種焦慮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必要。

    知乎各類語數英的輔導班,讓家長應接不暇。家長寧願花一些錢也要讓孩子的成績滿足多少分,家長在閒談之餘就是詢問孩子這次考試考了多少分。滿分家長會感到倍有面子。

    無論多少種焦慮最終都落在了孩子身上,那麼就造成了孩子的焦慮,於是現在網路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型別的傷害事件,體罰孩子,打罵孩子,甚至孩子和家長起了更嚴重的衝突,造成了家庭的破裂。

    當家庭破裂之後,所有的人都會惋惜,都會感嘆都會後悔,甚至都會選擇,如果知道發生一系列不幸的事情的話,那麼可能及早的就放棄了一些不應有的焦慮。

    所以順其自然是一種比較好的教育狀態,按部就班,腳踏實地,或許孩子更容易成長。

  • 3 # 五道口的顏學姐

    焦慮大概是時代病了,每個時代都有個時代病。這個時代變化極快,如果一直很快也就罷了,大家悶頭狂幹。問題是感覺上發展速度在變慢,已經習慣了幾代人的狂奔的華人,不習慣慢速,這個太可怕了,因為速度慢意味著機會少,意味著固化。所以大家都極為焦慮。教育毋庸置疑,也是焦慮的。

    焦慮也不全是壞事。為何猶太人如此優秀?就是他們的教育做得好。為何教育好?因為整個民族極為焦慮,不安全,唯有做好教育,讓後代成為人才才能減輕焦慮。日本也是如此,一個島國,資源貧乏,就是焦慮逼迫日本的教育飛速發展。

    因此有點焦慮是好事,當然焦慮多了肯定就不行,焦慮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難以學習新知識,對失敗恐懼,不敢嘗試新東西等等。孩子學習本身會產生焦慮,比如遇到困難時。如果家長焦慮還疊加上去,可能孩子承受的焦慮會過量。

    所以,合格的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傳導給孩子,在情緒上跟孩子隔絕開。很多家長在學習上幫不了忙,只會嘮叨或者提醒,這些東西只會讓孩子焦慮,只是家長焦慮情緒的發洩,對事情沒有半點好處。

    在生活中,家長要儘量創造條件,比如,有更好的經濟條件,有更多的人脈,讓孩子以後發展有更多可能性;同時,管住自己的嘴,切實幫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去加重孩子的焦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哪學糕點蛋糕製作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