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兵》[唐]韓偓
漸覺人心望息兵,老儒希覬見澄清。
正當困辱殊輕死,已過艱危卻戀生。
多難始應彰勁節,至公安肯為虛名?
暫時胯下何須恥,自有蒼蒼鑑赤誠。
韓偓的這首《息兵》寫人們希望停息戰亂,社會安定,可是不要忘了那些平靖國難的英雄,那些老將也不要過了艱危之時,丟了當年“輕死”的勇氣,大家會感謝他們為國為民的一片赤誠之心的。其中頸聯頗具哲理意味。
“勁節”,指竹、木生出枒杈處,此處質地堅固。勁風襲來,奈何不得;寒雪撲來,昂首不屈,給人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印象。因而,人們常常用此來比喻剛毅堅貞的節操。範雲吟道:“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吟寒松》);駱賓王說:“真心凌晚桂,勁節掩寒松”(《浮槎》)。韓偓當然也不例外,他所說的“多難”就是前輩詩人所說的“凌風”、“負雪”、“時危”、“世亂”、“板蕩”等險惡環境。“多難”,方能磨鍊出堅貞的節操。沒有“多難”,怎顯“勁節”?環境愈是危急險惡,愈加顯揚“勁節”。一個“應”字,重點在於表明“多難”對“勁節”的至關重要。“至公”,極公正也。在“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封建社會,無建樹而孜孜以邀名,甚至不擇手段爭虛名、釣浮名的,大有人在。“虛名”在這裡是作為“至公”的陪襯筆墨而出現的。詩人巧妙地運用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安肯”二字,將這兩種不協調的概念連在一起,褒貶對比。在鮮明的對比中無情而深刻地評擊了沽名釣譽的醜行,同時也有力地啟迪人們:在“多難”中鑄造“勁節”;拋棄虛名,永葆至公。
文如其人。韓偓是唐末一個有氣節操守的詩人,因不肯附“逆”而遭忌。這兩句詩正是他本人的寫照。
《息兵》[唐]韓偓
漸覺人心望息兵,老儒希覬見澄清。
正當困辱殊輕死,已過艱危卻戀生。
多難始應彰勁節,至公安肯為虛名?
暫時胯下何須恥,自有蒼蒼鑑赤誠。
韓偓的這首《息兵》寫人們希望停息戰亂,社會安定,可是不要忘了那些平靖國難的英雄,那些老將也不要過了艱危之時,丟了當年“輕死”的勇氣,大家會感謝他們為國為民的一片赤誠之心的。其中頸聯頗具哲理意味。
“勁節”,指竹、木生出枒杈處,此處質地堅固。勁風襲來,奈何不得;寒雪撲來,昂首不屈,給人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印象。因而,人們常常用此來比喻剛毅堅貞的節操。範雲吟道:“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吟寒松》);駱賓王說:“真心凌晚桂,勁節掩寒松”(《浮槎》)。韓偓當然也不例外,他所說的“多難”就是前輩詩人所說的“凌風”、“負雪”、“時危”、“世亂”、“板蕩”等險惡環境。“多難”,方能磨鍊出堅貞的節操。沒有“多難”,怎顯“勁節”?環境愈是危急險惡,愈加顯揚“勁節”。一個“應”字,重點在於表明“多難”對“勁節”的至關重要。“至公”,極公正也。在“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封建社會,無建樹而孜孜以邀名,甚至不擇手段爭虛名、釣浮名的,大有人在。“虛名”在這裡是作為“至公”的陪襯筆墨而出現的。詩人巧妙地運用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安肯”二字,將這兩種不協調的概念連在一起,褒貶對比。在鮮明的對比中無情而深刻地評擊了沽名釣譽的醜行,同時也有力地啟迪人們:在“多難”中鑄造“勁節”;拋棄虛名,永葆至公。
文如其人。韓偓是唐末一個有氣節操守的詩人,因不肯附“逆”而遭忌。這兩句詩正是他本人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