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錄阿晟
-
2 # 遊戲人超超
是不是螃蟹,兩個小竅門,一秒區分~
一,數腿。真正的螃蟹都是八條腿外加一對蟹鉗;帝王蟹則是三對腳再加一對鰲,少兩隻(退化隱藏了)。
二,看關節走向。帝王蟹腿部關節連線處是全部向後彎,而螃蟹的腿部關節,前面兩對和蟹鉗都向前彎。
如果是看活體,行走方式也可以判斷,螃蟹都是小步快跑疾行如風,而帝王蟹則是大長腿悠哉遊哉,像蜘蛛散步,看著有點兒恐怖。
長得就是親戚樣,為什麼帝王蟹不是螃蟹呢?
這是因為螃蟹呢屬於十足目,腹胚亞目,短尾下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它和蝦、龍蝦是一起的;
而帝王蟹呢,雖然也是十足目,但具體屬於歪尾亞目,石蟹科,一般認為和寄居蟹的祖先同源。之所以是歪亞尾目,是因為成年帝王蟹的體型看起來並不對稱,這種不對稱和寄居蟹是類似的,都可以螺旋裝入殼中的節奏。
所以帝王蟹和寄居蟹曾一同分在寄居蟹總科裡,不過現在已經獨立了,歸屬在石蟹總科裡。
不是螃蟹,為什麼被命名為帝王蟹呢?
不是螃蟹,但人家是石蟹啊,名字裡自然要帶蟹。而蟹前面加帝王,一是因為它個大,而是因為它血是藍色的,是西方皇族認為的高貴的象徵。
-
3 # 蘇蟹閣
說到帝王蟹,那真是一隻讓人口水直流的蟹啊~ 那粗壯的大蟹腿兒,裡面是一整條飽滿彈性的蟹肉,大口咬下去,那叫一個過癮!
不過呢,雖然帝王蟹名為“蟹”,但它和我們平時吃的螃蟹,並不是同一種物種。
這樣的例子也很多,就像我們平時吃的小龍蝦,其實也並不是真正的“龍蝦”。
下面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帝王蟹吧!
先來看看帝王蟹的外觀。霸氣側漏的帝王蟹,腿上有明顯的尖刺,看著就威風凜凜。再來仔細看看它的腿,數一數,原來帝王蟹有六條腿,兩隻鉗子。
再來看看其他螃蟹,就拿我們常吃的梭子蟹、青蟹、大閘蟹來說,可以輕易看出,這些螃蟹都有八條腿,兩隻鉗子。
所以說,帝王蟹和這些螃蟹,並不是一個科目的。普通螃蟹屬於則是十足目腹胚亞門
而帝王蟹則是十足目石蟹總科的一種甲殼類生物。雖然帝王蟹長得像螃蟹、吃起來像螃蟹,但它的的確確只是螃蟹的“親戚”。要說血緣關係,帝王蟹反而可能是小小的寄居蟹的祖先。
另外,再來說一點帝王蟹和螃蟹的外觀區別。我們把帝王蟹和螃蟹平鋪來看,帝王蟹的腿是往後的,而螃蟹的腿則是往前的,對比非常明顯。
接下來說味道。我們都知道,吃螃蟹的時候,最最精華的部位,可能就是它的膏黃部分,大塊大塊的蟹黃顏色橙紅,脂香濃郁,簡直太鮮美了。
對於帝王蟹來說,它們是沒有這種蟹黃的。吃帝王蟹,最美味的部位是它的蟹腿,蟹腿粗壯有力,肉質飽滿Q彈,腿肉有明顯一縷一縷的質感,嚼起來滑嫩彈牙,細膩可口。
說了這麼多,大家是不是搞清楚帝王蟹和螃蟹的區別了呢?搞不清楚也沒事兒,反正不管帝王蟹是不是螃蟹,它足夠好吃就行啦!
-
4 # 王孫0
1、形狀不同:
帝王蟹不是真正的螃蟹,只有三對腳加上一對蟹鉗,它們的腳是向後彎,腳細長,屬於十足目歪尾亞目石蟹科。
皇帝蟹有四對腳加上一對蟹鉗子,腳關節的連結處是往前曲,甲殼較為堅硬,呈紅白色,甲殼扇形;螯足粗壯,鉗指黑色,屬於十足目短尾亞目扇蟹科。
2、分佈地不同。
皇帝蟹產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島;而帝王蟹屬於深海蟹類,生存深度達850米之深,生存水溫在2-5℃,能夠生存的最低水溫是1.4攝氏度。主要分佈在寒冷的海域,地區分佈較廣,如日本地區。
3、重量和體積不同。
帝王蟹體積較大,因其體型巨大而得名,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譽;而皇帝蟹較重,是海鮮中的上品,是蟹中之皇,一般重量平均在2公斤到5公斤,要生長十年左右才有七八斤重,是世界上最重的螃蟹,體重可達36公斤。
皇帝蟹
帝王蟹
是否為蟹類的鑑別方式:
真正的螃蟹有四對腳加上一對蟹鉗子,腳關節的連結處是往前曲。帝王蟹則只有三對腳加上一對蟹鉗,它們的腳是向後彎。
所以,帝王蟹就是典型的看似螃蟹,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螃蟹。
-
5 # 薩爾茨堡的魚
太長不看:確實不屬於“螃蟹”,它更接近寄居蟹。
我們常說的“帝王蟹”,最通常指的就是勘察加擬石蟹Paralithodes camtschaticus,原產於北太平洋海域,從日本北部至堪察加半島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巴倫支海直到阿拉斯加周邊都有分佈,所以也叫阿拉斯加帝王蟹或阿拉斯加大螃蟹。
(歪尾下目的寄居蟹)
注意,帝王蟹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螃蟹。因為帝王蟹屬十足目的異尾下目又稱歪尾下目,而一般被合稱為螃蟹的甲殼類,都來自短尾下目,一般人聽起來比較繞口,就是帝王蟹和一般螃蟹不是一類的意思。異尾下目包含帝王蟹所在的石蟹總科、寄居蟹總科等等。也就是說帝王蟹和寄居蟹比較近,把帝王蟹翻過來腹部就能看出,它其實是不對稱的。
(只有三對腳)
怎麼直觀的看出來帝王蟹其實不是“螃蟹”呢,我們都知道不算蟹鉗,螃蟹有八隻腳,帝王蟹少一對,只有六隻腳。準確的說,帝王蟹和一般螃蟹的最明顯區別就是直觀上少了一對步足。我們熟悉的螃蟹有五對足(1對鉗,4對步足),而帝王蟹只有四對足(1對鉗,3對步足)。實際上帝王蟹也是有第五對足的,只是它們特別特別孱弱,羞澀的藏匿在不對稱的捲曲的腹部下。
帝王蟹藏在殼下的第四對腳(退化)
-
6 # 一個男人在流浪
哦,從外觀來說帝王蟹的確和我們平常說的諸多螃蟹——比如大閘蟹,梭子蟹,青蟹之類的——有所差別,外觀上的顯著差別就是它少一對腿。
其實帝王蟹並不是沒有這一對兒腿,而是因為這一對兒腿已經退化,蜷曲到蟹肚子蝦那個殼裡了
這就是消失不見的那一對兒腿那麼我們能不能說帝王蟹不是真正的螃蟹?
我覺得,首先得定義一下什麼是真正的螃蟹,才能做這個判斷吧。然而“螃蟹”這個詞不是個科學概念,並沒有特別明確的定義。
通常我們把十足目的生物分了3個大類,分別是蝦,蟹,寄居蟹。可是這幾類之間的界限在哪呢?比如下邊這個,你們看看它是蝦還是蟹?
你看我是不是蟹?其實這玩意叫做瓷蝦,屬於鎧甲蝦。但它雖然長得像蟹,名字帶蝦,卻是寄居蟹的近親,所謂的蝦蟹寄居蟹之間的模糊的分界,這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帝王蟹也是十足目的生物,它屬於真蝦總目-十足目-腹胚亞目-異尾下目-石蟹總科-石蟹科,十足目顯而易見說的就是有10條腿(足),但是一眼看上去,帝王蟹只有8條腿(2螯+6步足)。與之類似的就是寄居蟹,長期以來,帝王蟹一直被認為是第四類寄居蟹,直到最近,才被單獨分為為一個石蟹總科,但從身體結構上來看,依然能認定它與寄居蟹的親緣關係。
所以說,從日常用語來說,把帝王蟹稱為螃蟹,其實沒什麼妥當與不妥當的,反正我們也沒法嚴格定義。但是從生物學角度來說,帝王蟹和其他許多螃蟹的親緣關係確實稍微遠一些,反而更近似於寄居蟹。
-
7 # HuiNanHistory
由於石蟹科動物的體型巨大,肉質緊密鮮美,所以經常被打撈上岸,作為海鮮供人類食用。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帝王蟹,此外還有日本的花咲蟹,也屬於石蟹科。
雖然有“蟹”這個字,但石蟹科並不是螃蟹類,而是和寄居蟹一樣的分類。
類似的情況還有波士頓龍蝦、小龍蝦雖然名字裡帶個“龍蝦”的字樣,但並不是真正的龍蝦一樣。
總而言之,動物的分類是非常繁瑣的一門科學,我們只需要知道結論即可。
最大的印象是——肉多、肉緊、肉香。一頓飯,能把一個帝王蟹鉗子吃下來就算是胃口不錯了,跟吃螃蟹時候的摳摳索索相比,這種情況完全是痛快瀟灑。
帝王蟹的做法就是清蒸。此外,如果熟悉料理海鮮的人,還能開發出其他啟用帝王蟹美味的吃法。
當然了,與美味成正比的就在於帝王蟹的價格,確實是不便宜啊。
-
8 # 不入流的大劉
如果是看活體,行走方式也可以判斷,螃蟹都是小步快跑疾行如風,而帝王蟹則是大長腿悠哉遊哉,像蜘蛛散步,看著有點兒恐怖。
-
9 # 普濟
第一個根據,帝王蟹六條腿,三對腿腳一對夾鉗;螃蟹八條腿,四對腿腳一對夾鉗。
第二個根據,帝王蟹個很大,最大的能長到二十多斤,大腿都一米多長,全部展開就是海里姚明的身個。螃蟹都知道,最大也長不到一斤。兩者表現在日常生活上,顯著的區別於螃蟹活潑好動跑得快;帝王蟹皇帝一樣不慌不忙邁著八字步,優雅得活像裝逼範兒。
市場賣的都是大蟹腿,買回解凍後,截好長短,放進蒸盤,上面放一層薑片,蒸鍋水開上汽,放進蒸盤,蓋蓋大火十分鐘,關火開蓋取出就可開吃了。
-
10 # 四川達州
螃蟹種類很多,共同屬性是: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真軟甲亞綱,十足目,腹胚亞目,短尾下目。
帝王蟹: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真軟甲亞綱,十足目,歪尾亞目,石蟹科,擬石蟹屬種,堪察加擬石蟹。
回覆列表
帝王蟹真的不是螃蟹,最簡單的來說,帝王蟹除了兩隻螯以外,它只有六條腿,而螃蟹都是有八條腿。雖然帝王蟹長得像螃蟹,並且走路也像螃蟹一樣“橫行霸道”,味道和螃蟹一樣鮮美,不過它們的確不是螃蟹。螃蟹是十足目腹胚亞目,而帝王蟹屬於石蟹科。
帝王蟹主要分佈在寒冷的海域,一般在深度為850米、水溫為2~5攝氏度的地方生活。其生存的最低水溫是1.4攝氏度,再低就沒法活了。帝王蟹主要生長在白令海與阿拉斯加海域一帶。
帝王蟹的品種有一百多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堪察加擬石蟹。它們體積龐大,有的蟹腿能長到1米,腿上的肉不僅多,而且還非常有營養。其他螃蟹可沒這樣的特點,吃帝王蟹的腿感覺跟啃雞腿一樣過癮。帝王蟹的最大體重可達10千克,光一隻蟹就得幾個人才能吃完。
如果沒有被吃掉的話,帝王蟹能活到30歲,它的生長比較緩慢。通常在堪察加吃到的帝王蟹,身子比成年男子的臉還要大,力氣小的姑娘們要雙手才能拿起它。吃的時候,蟹殼正好能擋住不雅的吃相,大家可以放心地大快朵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