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槓標準尺寸:
槓長2.4米、直徑2.8釐米、高2.55米的單槓。
單槓的特點:
單槓整套動作都是由擺動動作組成,以各種握法不間斷地完成動作,它包括大回環、近槓動作、圍繞身體縱軸的轉體及飛行動作。允許有兩次過槓下垂面的單臂擺動動作。單槓要求有一定難度的騰空動作等特殊要求。
單槓專案經常被安排在體操比賽的最後進行,因為雙槓是最具觀賞性的專案,通常也是觀眾最喜歡的。同時單槓也是最危險的,因為一套單槓動作幾乎全部是不停頓的迴環動作,並且至少要有一次雙手離槓(然後重新抓槓)的動作,至少一次背部朝向單槓的動作,至少一次轉體動作。
單槓的握槓方式很重要,共三種:正握(掌心朝前)、反握(掌心朝後)、交叉握(一隻手正握,一隻手反握)。採用什麼握法由不同的動作方向而定。不管採用哪種握法,最重要的一點是:大拇指必須指向你移動的方向。否則迴環時很容易因抓不牢單槓而落地。例如,前回環時應正握,拇指指向前;後迴環時應反握,拇指指向後。
單槓的下法同樣是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很多運動員可以騰空至近四米的高度,同時做一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空翻、轉體等,最後穩穩地落地。
擴充套件資料:
比賽規則:
20世紀50年代初,出現了分腿支撐後迴環成手倒立動作。60年代中期出現了高屈體騰越動作。70年代日本運動員冢原光男創造了旋空翻下,中期出現了飛行動作,末期隨著護掌的改進,出現了單臂大回環。
80年代中期 向著飛行接方面發展。中國運動員從1982~1992 年5次獲得單槓世界冠軍。 單槓決賽時每隊最多兩名運動員參賽,只有在團體賽中單槓成績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參賽資格。只比自選動作。
將運動員在團體賽中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總得分的二分之一,加上單槓決賽中自選動作的得分,作為最後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滿分為20分。從1992年奧運會起,團體分不帶入單項賽,僅以自選動作的比賽成績確定名次。
從2006年使用體操新規則起,得分不設上限。由A分和B分兩部分組成。A分為難度分,不設上限。B分是完成分,滿分10分。團體預賽前八名獲得決賽資格。每隊最多有兩人參賽。18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專案。
單槓標準尺寸:
槓長2.4米、直徑2.8釐米、高2.55米的單槓。
單槓的特點:
單槓整套動作都是由擺動動作組成,以各種握法不間斷地完成動作,它包括大回環、近槓動作、圍繞身體縱軸的轉體及飛行動作。允許有兩次過槓下垂面的單臂擺動動作。單槓要求有一定難度的騰空動作等特殊要求。
單槓專案經常被安排在體操比賽的最後進行,因為雙槓是最具觀賞性的專案,通常也是觀眾最喜歡的。同時單槓也是最危險的,因為一套單槓動作幾乎全部是不停頓的迴環動作,並且至少要有一次雙手離槓(然後重新抓槓)的動作,至少一次背部朝向單槓的動作,至少一次轉體動作。
單槓的握槓方式很重要,共三種:正握(掌心朝前)、反握(掌心朝後)、交叉握(一隻手正握,一隻手反握)。採用什麼握法由不同的動作方向而定。不管採用哪種握法,最重要的一點是:大拇指必須指向你移動的方向。否則迴環時很容易因抓不牢單槓而落地。例如,前回環時應正握,拇指指向前;後迴環時應反握,拇指指向後。
單槓的下法同樣是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很多運動員可以騰空至近四米的高度,同時做一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空翻、轉體等,最後穩穩地落地。
擴充套件資料:
比賽規則:
20世紀50年代初,出現了分腿支撐後迴環成手倒立動作。60年代中期出現了高屈體騰越動作。70年代日本運動員冢原光男創造了旋空翻下,中期出現了飛行動作,末期隨著護掌的改進,出現了單臂大回環。
80年代中期 向著飛行接方面發展。中國運動員從1982~1992 年5次獲得單槓世界冠軍。 單槓決賽時每隊最多兩名運動員參賽,只有在團體賽中單槓成績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參賽資格。只比自選動作。
將運動員在團體賽中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總得分的二分之一,加上單槓決賽中自選動作的得分,作為最後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滿分為20分。從1992年奧運會起,團體分不帶入單項賽,僅以自選動作的比賽成績確定名次。
從2006年使用體操新規則起,得分不設上限。由A分和B分兩部分組成。A分為難度分,不設上限。B分是完成分,滿分10分。團體預賽前八名獲得決賽資格。每隊最多有兩人參賽。18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