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兔七哥
-
2 # 為水聽濤
大概到16.04版本吧,感到不好用了。我是從6.06開始使用的,一直感覺比較快,很好用,但是到了16.04,桌面反應就感覺比較慢了,每一次操作都感覺慢一拍,以後每個版本都裝過,感覺都很慢,裝完用一段時間就不想用了,再加上工作中必須使用QQ,就刪了。其實比起以前,除了QQ和遊戲,日常辦公使用Ubuntu已經很成熟了,搜狗有,wps有!
-
3 # 蜘蛛偵探7
ubuntu做桌面肯定不如win,但如果做過伺服器,肯定強過win,用舊電腦裝個nas瞭解一下,比win的共享資料夾好一萬倍
-
4 # 冥想虛空
企業環境,還是要麼Windows,要麼紅帽centOS。其它的做開發可以,玩可以,但別指望長期安全穩定可靠的運維
-
5 # 三易生活
說到手機作業系統,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蘋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安卓)。的確,根據根據之前的統計,這兩家加起來涵蓋了全球99.8%的智慧手機作業系統份額,但不管怎麼說,還有那麼0.2%的“其他(Others)”正在頑強求生不是麼?
當然,在這可憐的0.2%裡,有很大一部分源自如微軟WM、黑莓BB等尚未被它們的機主完全拋棄的“老爺機”,但也確實不乏有一些至今仍在努力鑽研,試圖打出一片新天地的後起之秀——比如說,Ubuntu Touch。
其實,Ubuntu作為世界上最知名的Linux發行版,它的歷史甚至遠比安卓要更早,但是當智慧手機、移動網際網路崛起的時候,Canonical(Ubuntu的幕後公司)卻顯得有些後知後覺——直到2011年,他們才宣佈要開發一個跨平臺的作業系統,而這時安卓已經快速發展了三年之久。
客觀地說,在計劃剛剛宣佈的時候,Ubuntu Touch看起來比當時的Android要先進得多——它很好地繼承了桌面版Ubuntu系統美麗的介面,而且還有先進的全手勢控制特性。最令人激動的是,當時Canonical打算給Ubuntu Touch手機加上“PC模式”功能——即將手機連線到PC顯示器上的時候,整個系統介面和功能都會自動變得和桌面版Ubuntu一模一樣。
要知道,Ubuntu這一構想的提出,可比後來微軟Windows 10 Mobile那知名的“Continuum模式”要早多了。但問題在於,就算評價再低,但微軟的Windows 10 Mobile是切切實實地做出來了;而Ubuntu Touch呢?他們後來自己承認,“桌面模式”技術難度太大,無法實現……
承諾了的功能無法實現,這未免有點丟人,但好在Ubuntu Touch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緩慢地維持著開發和維護。根據wiki上的資訊顯示,就在2017年9月,Ubuntu Touch還更新了15.04版本,而最新的測試版17.04則釋出於2016年。
但是,就在最近,在Ubuntu Touch開發組身上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所有關心Ubuntu Touch的人,同時感受到了希望與絕望。
事情的起源,在於目前負責開發這一系統的UBports基金會宣佈收到來自Canonical的捐贈,捐贈內容包括4臺Nexus 10平板、4臺Nexus 7平板以及1臺魅族MX4手機……
看到這幾臺裝置,估計Ubuntu Touch愛好者們心裡已經涼了半截。因為這意味著,Ubuntu Touch的開發團隊,依然使用著2014年的、甚至連64位都不支援的裝置,在2018年開發著“最新的手機作業系統”。
這是什麼概念?這就好比讓程式設計師使用奔騰4處理器去開發Windows 10系統一樣滑稽。在此類嚴重與當前主流移動裝置脫節的開發環境下,很難相信UBports基金會能夠開發出適配當今最新移動裝置的作業系統——就算你Ubuntu Touch在這些四年前的開發裝置上執行如飛,難道要消費者、第三方軟體開發商都用回四年前的手機和平板麼?
從態度上,我們可以感佩Ubuntu Touch的開發者數年如一日地堅持不懈;但從實效上,這幫傢伙花費好幾年的心血,到頭來卻很可能會變成史上最絕望、最沒有市場前景的移動作業系統,沒有之一。
-
6 # 仰望星空卻眼高手低
什麼時候?當然是安裝Hadoop的時候了,後來才知道烏邦圖這玩意就是個桌面版的Linux,根本不適合在伺服器上用
-
7 # 那屋西卡
在同一臺機器上裝了win10和Ubuntu雙系統,雖然配置不高,但是win10表現正常,上網下載安裝軟體都挺快,播放影片正常。到了Ubuntu裡,上網慢得一塌糊塗,300m的網下載速度以k計,安裝軟體更是千呼萬喚不出來,影片基本卡得無法播放。此外win10下有各種軟體,到了Ubuntu,想找個靠譜的看電子書軟體都很難。更不要說Ubuntu需要在終端下做各種配置有多麻煩。
-
8 # 葉葉葉同學
不知為什麼,裝Ubuntu到機子上很容易出現GUI崩了的情況,每次崩了都要到命令列重啟,雞兒煩,換mint嘛兒事沒有
-
9 # 名劍向南
我電腦裡有四塊硬碟,第一個固態裝Windows10,最後一個第一個分割槽100G,因為之前也做過系統盤。安裝Linux,特殊情況下挽救資料。嘗試過很多版本,CentOS、fedora、OpenSUSE、Debian和烏班圖,都有自己的毛病,CentOS太老,核心3.11,優點是完整版8G多,隨便下;fedora綜評最高,Everything只能透過網路安裝,網速10MB每秒的一個小時安裝完,工作站1.5G的映象十分鐘裝完,但辦公軟體需要自己動手安裝中文包;OpenSUSE總評第二,好用也簡單,但是UEFI引導安裝到最後失敗,只能傳統,42.3還這樣,不知道有和我一樣的嗎?蝶變很不錯,但是後來換顯示器,只支援DP口,解析度1200×900鎖定,始終無法修改,嘗試了很多方法,後來網路安裝8,好了!再後來重灌到9,徹底無解了,戴爾23吋LED,估計是我的問題,刪除後啟動項清除挺麻煩,軟體不行,只能手動,烏班圖也是。
ubuntu總體來說不錯,安裝搜狗輸入法崩潰過,就只能用英文了。另外硬碟多也有困擾,安裝在哪塊硬碟選好後,還得選擇引導盤,引導盤同樣選擇安裝分割槽(最後一塊)。結果往往把引導檔案安裝在了固態上。烏班圖硬碟拆走了,啟動項還在。
後來硬碟安裝fedora,相對完善。SD卡裝烏班圖
-
10 # 關閉思索
當年對Linux痴迷了一陣, 手抄過鳥哥的Linux的私房菜,感覺有一定了解了,就安裝了Ubuntu桌面版。
那時候感覺好神奇,跟微軟的系統差別太大了,身邊的朋友都不知道在幹嘛,以為是Windows XP換了個桌面。
後來還安裝過紅帽,這個好像桌面版已經停止更新了。還有suse,中中國產紅旗等,感覺好用的還是Ubuntu吧。
用這個英文是基礎,程式設計也得會一點,而且必須對計算機硬體有一定深入的瞭解才能用好。當時安裝個ADSL撥號程式都覺得蛋疼,只能在網路上搜索。。
總得來說這東西是給專業人士用的,高手可以用來打造自己真正的系統,一般人玩玩就算了。再說了Linux真正的用途是伺服器系統,因為免費吧。
-
11 # 孤門寒雪
Unity桌面越來越差,最後回到了GNOME吧。
坦率的說,個人是偏向Unity桌面這種風格的,但是,熟悉的朋友可能知道,Unity的主題實在是有夠撕裂感,一些gnome3上正常工作的主題到了Unity下可能就會變形或者位置錯亂,偏偏Unity還用了gnome的底層與一部分元件。新版本的Unity8基本上推到重來,但是相容傳統桌面應用又沒做好,顯示伺服器偏偏用自家的mir而不是社群的Wayland,這導致顯示卡驅動支援問題多多。
ubuntu已經回到gnome桌面了,但是gnome3有個垢點就是大額頭:一個視窗最大化下,頂欄、視窗標題欄(部分程式)與選單欄(部分程式)加在一起佔用了螢幕很多空間,也就符合GTK3佈局規範的視窗好點。目前本人已經改用Manjaro KDE.
-
12 # 光明右使8787
當桌面不再用Gnome的時候就改用Windows了,對於桌面PC來說Unity實在不太友好,對於移動裝置觸控操作可能會好一點。Gnome進入3.0,對所有Linux桌面發行版幾乎都已經絕望了,操作體驗遠遠不如2.0簡潔高效,UI佔用了大量資源,Linux變成一個好看不好用的桌面系統。
-
13 # HermanTiger
人生就是在不斷的折騰,開始對Linux 感興趣是因為用了蘋果筆記本。哈哈,得確是這樣。後來裝了Ubuntu 感覺不錯。就是裝軟體還是太折騰。因為折騰,所以讓我熟悉了linux 的操作,故障處理等。後來不想折騰了,換了deepin..成了現在的主力系統。
-
14 # 龍玉大大
從未絕望過。
Ubuntu是主流的開源Linux發行版之一,目前擁有最多的桌面使用者,幾乎也擁有最多的伺服器使用者。
這個資料是近幾年Canonical的商業運作的結果,也是使用者對Ubuntu越來越認可。
Linux核心相當穩定,Ubuntu新手可以使用lts版本,長達5年的技術支援。Ubuntu桌面不如Windows和macOS那麼成熟和穩定,
如果出問題,只要核心不損壞,一般都是桌面的問題,都能修復。當然這裡使用門檻相對於Windows和macOS,確實有點高。
作為伺服器使用,UbuntuServer的佔有率2010年全球第二,目前已經穩居第一。如果你還以為是centos,拜託,你老了。
centos是老一輩IT運維,一般沒有技術能力,付費服務的首選。
-
15 # 小皮的大教室
我平時做科研計算時需要ubuntu。linux裡面很多專業軟體是不收費的,而且有terminal可以用,讓人知道軟體在如何運算。如果微軟出linux版本的office。那麼我將徹底拋棄windows和蘋果系統。順便說一下,蘋果系統是工作效率最低的系統,僅僅有一個花架子。我有一個mac pro,一個imac27 5k屏,一個windows i7計算機,有一個amd ubuntu電腦,有一個thinkpad,有一個自組裝的xp電腦。
-
16 # 幾無成規
自從用上中中國產Deepin後,就對Ubuntu絕望了。Ubuntu有諸多優點,比如穩定性、硬體驅動等。但是,對華人的實際使用來說,缺少太多中中國產常用軟體,使其使用範圍太受限制,很多時候必須切換到其他系統。還是Deepin好,可以使用很多中中國產常用軟體,非常實用。
回覆列表
ubuntu烏班圖系統我就接觸過一次,當年也是想學Linux系統安裝的。根據百度搜索資料下載映象檔案安裝,差不多折騰了一週時間把系統驅動常用軟體慢慢安裝成功。。曾經安裝過紅旗liunx系統,半天搞定然後安裝QQ及一些常用的軟體。
發現烏圖班有以下幾個問題比如:
1更新難
2圖形介面容易卡死
3裝軟體各種依賴關係,QQ掉線
4驅動問題
使用了二天我就嫌棄了更換成了Windows系統。可能是一開始缺少Linux系統理論知識和沒有耐心去處理,就覺得麻煩更換了Windows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