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譚宏21

    磁場測量也得是利用“耦合”、連動的,對其周圍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光,透過光傳遞過來,仍然是透過光譜分析獲得對磁場的測量。

    你記住,自然界中的唯一信使就是光子等玻色子。無論什麼“拐彎抹角”的測量方法,或聲、觸覺、味覺、振動信使,最後都歸結為光子信使,都要反映成腦子裡的光子信使。宇宙星際空間中的資訊,當且僅當是用光子傳遞,那怕是你引力波傳遞,測量還得是光子!

    所以說,什麼暗物質,什麼沒有電磁相互作用的暗物質,這肯定是個“瞎玩意”,不可能測到!你要測到這“瞎玩意”,你必須有電磁相互作用;你有電磁相互作用,你就不是什麼暗物質!定義個“悖論玩意”到處瞎播!

  • 2 # 我的卡羅拉行車記錄

    生命只有在具有磁場的行星上才能演化,因為磁場可以形成保護罩,避免行星表面遭受有害的宇宙輻射。天文學家也由這一新發現推測,或許外星生命可以在許多遙遠的星系中出現。

    “具有磁場的行星是生命能夠演化的地方,因為磁場可以保護行星表面免受有害粒子和輻射的侵襲,”共同作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鄧洛普天文及天體物理研究所(Dunlap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 Astrophysics)的布萊恩·蓋斯勒(Bryan Gaensler)說,“如果星系早期階段存在大量磁體,那在整個宇宙歷史中,可能會不斷出現能夠維持生命存在的行星,或許生命是宇宙中相對普遍的現象。”

    星系都有各自的磁場,但通常都微弱得令人難以置信——比地球的磁場強度還小一百萬倍。有一個理論認為,年輕星系的磁場一開始會比較微弱和混亂,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增強,並更有秩序。然而,天文學家所研究的這個星系的磁場,與銀河系鄰近星系中所觀測到的磁場並沒有太大不同。研究人員不知道宇宙中磁體的最初來源於哪裡,也不清楚這些磁體如何隨時間而增強的過程。

    該研究的結果表明,磁體形成於星系的早期階段。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意味著宇宙中所有地方的物體都具有磁性——因為不需要太多時間就能建立一個強磁場。“宇宙中只有兩種能在大尺度上發揮作用的力:引力和磁力,”蓋斯勒博士說道。

    引力只能吸引,但磁力既能吸引,也能排斥。“宇宙中充滿了在不斷旋轉、爆炸、發光、崩塌、膨脹、冒泡和閃爍的物體,”蓋斯勒說,“如果我們想了解所有這些複雜的過程(最終指向行星和生命形成的過程),就必須理解磁力。”

    觀測結果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星系磁力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早,而不是隨著時間推移緩慢增強。“這一發現令人振奮,”論文第一作者、馬克斯普朗克電波天文研究所Minerva研究組負責人Sui Ann Mao說,“這是一個新的紀錄,是目前我們獲得的最遙遠星系的磁場資訊。”

    對星系磁場演化的研究要求我們對不同距離的星系進行觀測,因為這些觀測能為我們展示處於不同年齡階段的星系情況。但是,這樣的觀測很難實現,部分原因是磁場無法直接探測到。我們只能透過觀測光透過磁場時留下的“指紋”來研究磁場,這種效應被稱為“法拉第旋轉”(Faraday Rotation)。

    法拉第旋轉又稱法拉第效應,由英國物理學家邁克爾·法拉第在1845年發現,是在介質內光波與磁場的一種相互作用。法拉第在光的方向上引入磁場,成功使光的偏振發生旋轉。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者利用一個類星體——一類遙遠的、非常明亮的活動星系核——實現了對星系磁場的觀測。該類星體位於所研究星系的更遠處,位於同一視線上。

    憑藉這一意想不到的連線,類星體的光線先經過該星系的磁場,然後才到達地球,天文學家也得以採集到法拉第旋轉的“指紋”。此次觀測是透過甚大天線陣(Karl G。 Jansky Very Large Array,簡稱VLA)進行的。這是一個由27臺25米口徑的天線組成的射電望遠鏡陣列,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聖阿古斯丁平原上,由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負責執行。

    “沒有人知道宇宙磁力來自何方,以及它如何產生,”蓋斯勒說,“但是現在,透過提取數十億年前一個星系中保留的磁場‘化石記錄’,我們已經獲得瞭解決這一謎題的重要線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護鳥的宣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