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胄大道

    野釣如果以小魚為主,臺釣掌握若及若離(底)最好,總體要調輕些,所以差幾目不重要,從幾目到平水皆可。

    底餌從觸底到離底十公分皆可,漂漂盪蕩有些離底有時觸底都行。

    野釣如為避小魚,則宜上拉漂座,使雙餌觸底直至墜臥底這一範圍尋找適釣釣棚。同時也應增加餌的附鉤性。

    總之不要學所謂大師的“教條”,不要固執於鉤餌墜水中狀態假想,而是在實踐中移動漂座尋找宜釣範圍,沒有水下攝像頭則以“黑箱”視之,不用強迫症式想像。

  • 2 # 江釣人狂龍

    野釣的情況下,本來就很難得有很平整的底,尤其對於那麼拋竿技術不過硬的釣友,落點誤差很大,有的時候窩點下方正好有一個坎,那深度差更是不得了。去年看王者之戰鄧剛釣那個樹下的陡坡就很搞笑,拋下去浮漂沒入水中,輕輕向坡上提一丁點,結果漂肚子露出來了,哈哈。 

    針對題主所問的,這種情況下,釣目變化一兩目,一般影響不大。而且很多時候,在調釣上,為了照顧這種底層嚴重不平的環境,我們建議設定較高的調目,這樣不至於前一竿能有示目,下一竿浮漂沒入水中。

    說一般影響不大,是因為野釣魚口普遍還可以,對調釣要求較高的輕口魚情有,但是畢竟是少數,而且是夜釣居多。深淺不一導致的釣目的小範圍變化,也就是調釣上的靈鈍間小幅度的變化,如果餌團較重,也就是子線上崩的力道的微弱變化,而這種小幅度的變化對於不是猾口、輕口魚,影響是不明顯的。

    以前和朋友在江裡釣退潮段,魚口很好,大傢伙都在上得不亦樂乎,但是在退潮,浮漂得過一會兒就要往下拉十公分(因為退潮深度在變淺)。朋友釣了半天釣目沒變,也就忘了拉漂,但腳下的水位明顯在下降,他就迷糊了,往下拉十公分的漂,竟然還是一樣的釣目,再來十公分,才變目,原因應該是退潮帶有緩慢水流,他的漂剛好用得不大,所示釣目是讓水流壓成那麼多,實際根本不止,也就是說,之前他釣得估計鉛墜躺底了,但是,就那麼個情況,他的浮漂還是在不停的出口,不停地上魚。所以講,釣目相差一兩目的靈鈍變化對於生口魚影響不大。

    但是如果真的碰到魚口不好,對鉤餌狀態要求高的話,那影響就有了,甚至很大。這種時候,就要垂釣者儘量做到拋竿精準,力求每一竿落點在一個很小很小的區域內,再怎麼不平的底,如果能做到每一竿鉤餌落點相同,那它對你來說就是平的。

  • 3 # 遊釣山水的四毛

    影響肯定是有的!這要根據你調漂的情況而定。下面逐一分析!可能有的長,請耐心閱讀!

    第一:傳統釣。眾所周知,傳統釣是鉛墜到底,子線與釣躺在水底的。當水底不平,鉛墜落在高二目或低二目的地方時,只要釣友們有拋杆後後帶杆的習慣,保證子線是直的,那麼這時影響就微乎其微了

    第二:臺釣。不同的調漂情況和你所釣的目數,簡單得說:調目與釣目的關係決定了鉛墜,子線,餌鉤的三者狀態。所以這種情況是千變萬化的!但影響的大小真正取決因素是子線的狀態!1.如果在你的正常釣目下,雙子線與地呈垂直狀態,且下鉤輕觸底,上餌懸空!此時如果加深了二目深度,那麼只是釣目改變了,漂相是不變的!如果減淺了二目,那麼雙餌的狀態就變成了下鉤平躺,而上鉤至少觸底了。(與你的鉤距有關係)此時整個線組是變鈍了!2:如果在你正常釣目下,雙餌均到底了。此時增加水深就讓子線更彎曲,此時需要更大的移動才能表達出漂相,所以整個釣組是變鈍了!否則,反之!

    綜上所述:無論是加深或減淺了釣深,本質要看是如何改變子線的狀態了!道理和調漂是一樣的。改變的是靈與鈍的狀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只要真正的理解調目,釣目,水深淺,子線的狀態這些因素與釣組的靈敏度的關係,這點變化就不成問題了!

  • 4 # 魚不開口咋整

    野釣情況複雜,充滿了不確定性。就算你拋竿精準,浮漂釣目還是有誤差。浮漂不是多了點釣目,就是少了些許釣目。即使拋八分竿,也亦是如此。雖說野釣沒有那麼多講究,但對於新手釣友來說,這釣目的變化,令他頭疼不已,這要是再跑上幾尾魚,更理所當然想探明原因。

    在垂釣過程中,遇到水底不平坦,而釣目發生改變的情況常見。一個經驗老到的釣手,在加強拋竿精準度後,仍然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能透過上推或下拉浮漂的方式,找準魚口。問題能夠輕鬆的解決。

    畢竟,精準的調釣是建立在對應了魚情魚口之上。只有弄懂了調釣原理,對應了魚口。又何必拘泥於教條,在乎那一目半目的變化呢?

    水底的不平,目數的變化。是指餌團狀態在水裡發生了輕微的變化所致,就拿調高釣低來說,釣目高了,基本上不影響有魚口時的真實漂訊反應。但若釣目變得更低,雖漂訊更加靈敏,但空竿率會更高。但若是調低釣高,釣目變得更高時,此時,漂訊少了,中魚率卻大大增高。這是因為原本一鉤餌輕觸底,一餌躺底,隨著釣目的增高。如今雙餌躺底了,下鉤餌子線彎曲幅度加大。這種情況能夠過濾掉不少細小訊號,只有當魚兒索餌後抬頭、或轉身欲遊走時才引發漂訊。如果在調低釣高時,由於水底的不平整,導致釣目變低,基本上也不影響魚口在漂訊上的真實反應。

    透過上面的結論可以得出,在野外垂釣時,由於水底的不平整,造成了我們在垂釣過程中出現了跑魚,空竿率高的情況時,我們才需要上推或下拉浮漂作微調,以對應魚口,適應當前魚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牙膏可以清理銅製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