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獨的鯨魚艾利斯

    延續《流浪地球》的賣座,不要再搞成《上海堡壘》的爛片。拒絕流量明星和各種無演技的小鮮肉加入,多來一點吳京那樣的有實力派加入。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情。不管那部題材,中國科幻片也有崛起的一天。

  • 2 # 搶紅包戰略導師

    接下來肯定是《三體》啦,《流浪地球》已經試水成功,製作人員也都有了前車之鑑,知道有哪些問題需要改善,哪些優點需要保留,並且投資人也會比較多,這次資金應該不會有問題了,只要製作團隊還能將影片質量把控好,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 3 # 草根科幻

    《球形閃電》,目前有訊息的是這一部,個人也認為是比較合適的一部作品。。。

    至於三體。。。算了吧,太難了

    劉慈欣最近地氣的作品《球狀閃電》

    大劉再一次火了,因為《流浪地球》,中國的科幻電影成功的來了一次高潮盛宴。早在2015年《三體》獲得雨果獎的時候,就有人提出是劉慈欣一個人將中國科幻文學推進到了世界頂級水平,當時我還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大,畢竟華人還是比較謙虛的。但是今年,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再一次用一部作品將中國的科幻電影推到了世界水平,除了崇拜還能說什麼呢?

    今天我推薦的不是《流浪地球》(喜歡這部電影的同學應該也不用我安利了),甚至不是大劉的成名作《三體》,而是名不見經傳的《球狀閃電》,這本書出版於2004年6月,彼時的大劉還只是一個在小眾科幻圈子裡剛剛出名的作者,遠遠不是現在火爆的新聞人物。但是《球形閃電》作為他最早出版的長篇小說之一,能夠看出當時他的筆力已經非常強勁了。

    《球形閃電》和他的另一本書《全頻帶阻塞干擾》脫胎於一部已經流產的關於近未來戰爭形式的長篇小說構思。簡單的說,本書講了主角“我”針對球形閃電這一自然現象的追索,一步一步的假設,一步一步的驗證,最終發現它的本質的故事。

    開篇的序言寫了主角與球形閃電的相遇,冰冷詭異的敘述風格,突如其來的悲劇情節,異常的吸引人---

    “這時它來了,是穿牆進來的,它從牆上那幅希臘眾神狂歡的油畫旁出現,彷彿是來自畫中的一個幽靈。它在飄動時發出一種嘯叫,那嘯叫低沉中透著尖利,讓人想到在太古的荒原上,一個鬼魂在吹著壎。”

    “當眼睛因為強光造成的暗霧散去後,我看到了將伴隨我一生的景象:像在影象處理軟體的色彩模式中選了黑白一樣,爸爸和媽媽的身體瞬間變成了黑白兩色的,更確切地說是灰白色,黑色是燈光在褶皺處照出的陰影。那是一種大理石的顏色。爸爸的手仍舊向上舉著,媽媽仍舊傾身用雙手抓著爸爸的另一條手臂,在這兩尊雕像的面容上,那兩雙已經石化的眼睛仍舊栩栩如生。”

    主角為什麼那麼堅定的追尋這個困擾了科學界很多年的自然現象,那一晚,少年的命運被徹底改變了,他將畢其一生去解開那個將他變成孤兒的自然之謎。

    全書還有另外兩處描寫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其一是男二號丁儀的出場,這個狂傲的傢伙在全書中多次強多了主角的風頭,甚至讓我一度懷疑到底誰才是主角---

    “到基地後,丁儀只是簡單地翻了翻我們為他準備的資料,然後就開始演算,他好像從不使用電腦,只是用鉛筆在白紙上算,很快,剛為他準備的辦公室中就像他家裡一樣到處散落著白紙片。他計算了兩個多小時就停止了,搬了把椅子坐到試驗場上,不停地抽著菸斗,那與夏夜螢火蟲一起閃滅的小火星成了球狀閃電研究的希望之光。”

    一個具有兩個博士學位和一個碩士學位的天才,一個一級教授,科學院院士,而且是最年輕的院士,曾是國家中子衰變研究專案的首席科學家,還因為一項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一個絕望研究的課題面前的救世主,困擾了科學界多年的未解之謎,這個傢伙一晚上的時間就給出了正確猜測。

    另一個讓我震撼的情節是蘇聯試驗場的出現,蘇聯這個解體了的巨無霸在科學探索的路上真的走出了太多條讓人著迷的路徑---

    “你們只需要知道,我們所在的地方,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球狀閃電研究基地,在這裡,對球狀閃電的研究持續了近三十年時間,最多的時候,曾有五千多人在這裡工作,蘇聯最優秀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都或多或少地捲入過這項研究。你們能想象幾層樓高的白金電極嗎?它當時就安裝在這個臺子上面。”

    “這種閃電試驗進行時,地面上地動山搖,閃電在地下產生的臭氧排到地面,使這方圓百公里的空氣都有一股異常的清新味。在進行雷電模擬的同時,還開動磁場發生裝置、微波激射裝置和大型風洞,模擬各種條件組合的閃電,再把結果輸入巨型計算機系統進行分析。部分試驗的各種引數已經遠遠地超過了自然雷電的極限條件,超強度的閃電被放置到迷宮般複雜的磁場中發生,或放到能在短時間內使一個小湖泊沸騰的微波輻射中發生……”

    具體的內容我就不劇透了,要不然失去了那種震撼的感覺,好書推薦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在最後說點好玩的事情。

    大劉曾經將長篇科幻小說分為完全架空創造新世界和與現實交融兩大型別,而他本人是比較傾向於後者的。在球形閃電出版的時候他曾經開過一個新聞釋出會,曾說中國的長篇科幻小說要想真正騰飛需要幾本賣出幾百萬冊的長篇小說,以及由這些書產生的一兩部票房上億的電影或者在CCTV黃金時間熱播的電視劇,目前看他自己就把這兩個需求都做到了。

    呵呵呵,果然是靠一個人將一個類目提升到國際水平的傢伙,請收下我的膝蓋。另外有一個好訊息,《球狀閃電》在2015年就有電影立項,這次藉著流浪地球的東風,說不定能夠真的拍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樓大廈中阻尼器是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