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靈芝的生活形態特性
菌絲無色透明,直徑1~3微米,具有分枝,表面常分泌有白色結晶物。子實體由菌蓋和菌柄所組成。菌柄近圓柱形或側扁,一般側生,罕見中生,極少偏生。菌蓋腎臟形,半圓形,少見近圓形的,其表面有環狀稜紋和輻射狀皺紋,邊緣較薄稍卷。大小差異很大,大的20×10釐米,厚2釐米,大多是4×3釐米,厚0.5~1釐米。初期黃色,隨著成熟顏色加深成紅褐色,紅紫色以至暗紫色,並顯出油漆似的光亮。菌蓋腹面有許多小管,每毫米內有4~5個,管口初期白色,後為褐色。孢子壁雙層,孢子卵形(8~11)×(5~7)微米。
二、靈芝的生活史特性
子實體成熟後產生大量擔孢子,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成一次菌絲,其特點是單核,纖細,1~1.5微米粗,當長達12微米左右即分枝,然後又互相交織在一起。兩個不同性別的擔孢子萌發成的一次菌絲相遇,即結合成二次菌絲,其特點是雙核,在分裂過程中發生鎖狀連合。二次菌絲生長髮育至一定程度,即聚集、扭結、分化成子實體,凡組成子實體的菌絲都是三次菌絲。子實體成熟後又產生擔孢子。這就是靈芝的生活史。
三、靈芝生活在外界環境條件的特性
靈芝是兼性寄生菌,即基本上是腐生的,有時也可寄生於活樹上。其所需要的營養主要有:碳素、氮素和礦質營養。靈芝能利用自然界的各種有機碳,例如糖、澱粉、半纖維素、纖維素和木質素等。為此,在其培養基和培養料中應適量加入葡萄糖和蔗糖。靈芝不能利用二氧化碳和碳酸鹽等無機碳。靈芝可利用的有機態氮有蛋白質、氨基酸和尿素等。靈芝在生長髮育過程中,需要磷、鉀、鈣、鎂、鋅、鈉、鉬等,其需要量雖不多,但不能缺少。若缺磷則細胞不能分裂,缺鈣則子實體難以形成。
靈芝的菌絲生長範圍為7~35℃,以27~29℃最適合。原基分化25~30℃,子實體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低於25℃,高於30℃,菌柄生長慢。靈芝人工栽培培養料含水量60%~65%為最好。對空氣溼度的要求,在菌絲生長期間以60%左右為宜,子實體形成時期為85%~95%,當空氣溼度為60%~65%時,菌蕾不會形成。已經形成,甚至已經長大的,也因空氣溼度不足而乾癟下去。
在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超過0.1%時,菌柄徒長,不斷分枝,菌蓋不能形成,出現畸形;超過0.3%時,子實體停止生長。靈芝菌絲在黑暗中不僅可正常生長,而且生長最快。而子實體生長髮育則需要散射光,菌柄和菌傘生長都具有向光性。當光強為1.5~
一、靈芝的生活形態特性
菌絲無色透明,直徑1~3微米,具有分枝,表面常分泌有白色結晶物。子實體由菌蓋和菌柄所組成。菌柄近圓柱形或側扁,一般側生,罕見中生,極少偏生。菌蓋腎臟形,半圓形,少見近圓形的,其表面有環狀稜紋和輻射狀皺紋,邊緣較薄稍卷。大小差異很大,大的20×10釐米,厚2釐米,大多是4×3釐米,厚0.5~1釐米。初期黃色,隨著成熟顏色加深成紅褐色,紅紫色以至暗紫色,並顯出油漆似的光亮。菌蓋腹面有許多小管,每毫米內有4~5個,管口初期白色,後為褐色。孢子壁雙層,孢子卵形(8~11)×(5~7)微米。
二、靈芝的生活史特性
子實體成熟後產生大量擔孢子,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成一次菌絲,其特點是單核,纖細,1~1.5微米粗,當長達12微米左右即分枝,然後又互相交織在一起。兩個不同性別的擔孢子萌發成的一次菌絲相遇,即結合成二次菌絲,其特點是雙核,在分裂過程中發生鎖狀連合。二次菌絲生長髮育至一定程度,即聚集、扭結、分化成子實體,凡組成子實體的菌絲都是三次菌絲。子實體成熟後又產生擔孢子。這就是靈芝的生活史。
三、靈芝生活在外界環境條件的特性
靈芝是兼性寄生菌,即基本上是腐生的,有時也可寄生於活樹上。其所需要的營養主要有:碳素、氮素和礦質營養。靈芝能利用自然界的各種有機碳,例如糖、澱粉、半纖維素、纖維素和木質素等。為此,在其培養基和培養料中應適量加入葡萄糖和蔗糖。靈芝不能利用二氧化碳和碳酸鹽等無機碳。靈芝可利用的有機態氮有蛋白質、氨基酸和尿素等。靈芝在生長髮育過程中,需要磷、鉀、鈣、鎂、鋅、鈉、鉬等,其需要量雖不多,但不能缺少。若缺磷則細胞不能分裂,缺鈣則子實體難以形成。
靈芝的菌絲生長範圍為7~35℃,以27~29℃最適合。原基分化25~30℃,子實體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低於25℃,高於30℃,菌柄生長慢。靈芝人工栽培培養料含水量60%~65%為最好。對空氣溼度的要求,在菌絲生長期間以60%左右為宜,子實體形成時期為85%~95%,當空氣溼度為60%~65%時,菌蕾不會形成。已經形成,甚至已經長大的,也因空氣溼度不足而乾癟下去。
在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超過0.1%時,菌柄徒長,不斷分枝,菌蓋不能形成,出現畸形;超過0.3%時,子實體停止生長。靈芝菌絲在黑暗中不僅可正常生長,而且生長最快。而子實體生長髮育則需要散射光,菌柄和菌傘生長都具有向光性。當光強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