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生百態千味

    我將朋友分為了三種,因此有了區別對待。

    1.泛泛之交,不深交不談心,僅限於認識,頂多是見面打個招呼,再說些無關痛癢的話。

    對於這類朋友的相處很隨性。若是彼此相處和平,那就繼續相交下去唄;若是犯了自己忌諱,那就逐漸減少來往。

    這種交情,只是抱著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好的善意,但是雙方都沒有太投入感情,所以去留隨意。

    2.常來常往,雖交情不淺,但更重利益輸送。

    這種朋友,熟識得快也散得快。生活中常因一件事讓陌生人快速相交,彼此各取所需後又快速冷卻下來。

    本就是利益之交,因利而聚自然因利而散。

    3.認識多年的老友,曾一起談過心交換過隱私,也彼此幫過忙,自認為擔得起好友二字。

    若是好友只會一味索取而不懂得回贈,這友情就容易變味變質。

    若是好友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了友情,那麼我會果斷放棄這份友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生活中總是有太多無奈,因為一次苦衷背叛友情就會有第二次。

    這可以上升到品性的角度,我寧願少個朋友,也不願意時時冒著被人揹後捅刀子的風險。

    總之,交友還是需要謹慎的,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純粹談心的知己難求,不要用此標準去衡量每一位朋友,否則你得到的只有失望。

    不要偏激得認為存在利益就不是朋友。

    互相利用,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互幫互助。

    所以,人可以藉助他人的力量達成自己的目的,但是一定要懂得感恩且對你的朋友要有所回饋。

    單方面利用的友情不可取,互相利用的朋友可以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學校被一個比自己強壯的人欺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