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11588892643

    破題關鍵在於,題主對“知己”這個詞的理解太機械了。沒錯,這個詞從字面上理解確實是“瞭解自己”的意思,而且在古人說這個詞的時候,很多情況下也是“瞭解自己”的字面意思。但是,在更多時候,“知己”這詞有更高層面的意思——瞭解/認可價值。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人們不認可我的價值,但我卻不因此而心生怨恨。子曰: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別擔心沒人瞭解你的價值,你自己要首先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對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貢對曰:“智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矣。”顏回對曰:“智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士君子矣。”——子路說:“有智慧的人讓人瞭解/認可自己的價值,有德行的人使人尊重自己。”子貢說:“有智慧的人瞭解/認/可別人的價值,有德行的人尊重別人。”顏回說:“有智慧的人瞭解/認可自己的價值,有德行的人尊重自己。”從這個層面理解“知己”二字,才能體現出《論語》中這一段的思想性。然後我們回過來看看“士為知己者死”的豫讓是怎麼說的——“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以眾人遇臣,臣故眾人報之;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所以,“士為知己者死”這種情懷並非什麼義氣,更非什麼為了共同的理想。而是遵循了一個很基本的需求理論——“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如果一個社會的物質、文化生活越是貧瘠,那麼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方式,就越是單一的。在先秦時期,君主認可臣子的通行做法,就是“禮遇”二字。所以我們有“禮賢下士”一詞,魏公子無忌,親自駕車,虛左位以迎侯嬴;燕昭王以禮遇郭隗的宣傳效應,招致天下之士;太子丹又是殺馬又是剁手,拼命討好荊軻;曹操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還贈袍贈馬,厚待關羽。這是現代公司管理裡面說的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不,在古代中國,君主的這種做法是有作秀性質的,一方面展示自己禮賢下士,但更重要的是,讓“士”在社會公眾面前獲得榮譽感,這是一種承認對方價值的行為模式。君主透過這種行為,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確實能夠讓物質、文化生活都不豐富的“士”獲得極大滿足感,可以說,人生的終極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那麼,在那個生存條件十分艱苦的時代,苟且偷生又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以眾人遇我,以眾人報之,以國士遇我,以國士報之。”你實現了我的人生價值,我就用生命來報答你。於是有了專諸捨身刺吳王僚,豫讓捨身刺趙襄子,聶政捨身刺俠累,荊軻捨身刺秦王,侯嬴自殺以成全魏公子無忌“能得士”的名聲。這些典型的“士為知己者死”的例子,都有3個共同點:一,士受到了主上超出本分的禮遇;二,士在赴死時已對生死看得很輕(比如本來就是社會底層窮苦人:專諸、聶振、荊軻、侯嬴;比如已經跌入了人生低谷:豫讓;比如已經了無牽掛:聶政;比如已經是個風燭殘年的人:侯嬴);三、“士”除了捨身以外,沒有更好的報答手段。最後,舉個例子,分析一下士為知己者死的典型心態。柱厲叔與莒敖公柱厲叔是莒敖公的臣子,但卻得不到莒敖公的重視。柱厲叔認為老闆“不知己”,於是辭職跑到海島上隱居去了。後來莒敖公落敗,柱厲叔毅然赴難,為其而死。柱厲叔的朋友就勸他,你不是怨恨他“不知己”嗎?幹嘛還為“不知己”者而死?柱厲叔說,這樣更能證明他確實“不知己”。這是什麼邏輯?其實很簡單:我認為自己有價值,老闆覺得我沒價值,於是我不為你幹活以示抗議。但是,我最後要透過為你而死,證明我的價值,同時證明:是你不識貨。看見沒,士為人而死,不在於那個人知不知己,而在於,這是否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完白酒頭疼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