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活魚運輸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1.捕撈時注意事項
捕撈前應提前一天停喂飼料。捕撈前先排放一半的池水,利於拉網捕魚。捕撈後,魚體分泌大量黏液,加之拉網時翻動網箱導致水渾濁,耗氧增加,故捕撈後要用新水沖洗魚體,使魚有一段頂水的時間,能沖洗掉魚體上分泌的黏液,特別是魚鰓上的附著物,有利於魚類恢復體質,並可增加水中溶氧。
2.運輸前的準備
活魚在運輸前要停止投餌。通常在運輸前對活魚進行暫養或先行清腸,使其消化道內食物及糞便排空,以減少運輸中對水體的汙染,降低活魚的代謝率。溫水性魚類(如黃花魚等)在夏天只需1h可完成清腸,冬天一般需要3~5d。運輸用水可以選擇海水或淡水,但要注意與活魚原生長環境的水體相一致。另外,運輸前裝載量的確定既要考慮經濟效益,又要兼顧運輸的安全係數。如所運輸的活魚體質好、耐缺氧的能力強,運輸的距離近、氣溫低、運輸條件較好,裝載密度可以適當大些,通常活魚與水之比為1:(1~3)。
3.運輸中的措施
(1)供氧:水中溶解氧有一定的極限,在運輸中最大的間題是活魚缺氧,一般溫水性水產動物要求水中溶解氧至少保持在5mg/L。為此,在運輸時要設法供給氧氣。供氧有如下措施:運輸過程中要經常注入新水,新水的溫度要適當,不能過高或過低,一般溫差要小於5℃。另外,運輸途中可攜帶增氧機或充氣機,隨時對水體進行增氧。向水中投放釋氧藥物,如過氧化氫(H2O2)或硫酸銨[(NH42)2SO4],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對容器進行適度的上下輕微振盪,透過對容器振盪產生水波,增大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在水面上放置一羽狀鋸齒板,透過羽狀板在水面的慢速回轉增加水的振盪,提高水中的溶氧量。
(2)降低水溫:大多數活魚可以透過降低溫度使其處於冬眠狀態,降低新陳代謝率和耗氧量,以提高運輸的成活率。一般可以向容器中直接投入冰塊、冰袋或蓄冷袋,也可將活魚直接轉移到低溫冷庫或冷卻的水槽中,最好採用機械製冷裝置來降低水體溫度。降低水溫時要防止溫度的急劇變化,因為水溫突變,水產品不能立即適應而容易發病。一般溫水性魚類運輸水溫在6~15℃,每次溫度降低不超過5℃。
(3)新增鹽類:活魚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發生撞擊,使表皮受損、體表黏液增多,這樣活魚滲透壓不平衡,很容易患病。在運輸過程中可在水體中加入氯化鈉或氯化鈣,新增量與水產品的種類和水體溫度有關。氯化鈉有助於使水產品“變硬”,減少體表黏液的形成。氯化鈣可調節滲透壓並抑制代謝的失調。
(4)麻醉:採用化學藥物或物理方法,對水產動物進行麻醉。化學方法主要是使用無毒或低毒的鎮靜藥物,對水產動物進行全身麻醉。物理方法是採用針灸法,使水產動物處於昏迷狀態,減慢新陳代謝率。
(5)水質處理:由於運輸環境與原來的生活環境不同,易使水產動物過度緊張,身體的免疫力下降,疲勞過度而死。為改變運輸環境可以向水中加入一些光合細菌或硝化細菌,還可新增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磷酸鹽、沸石粉、活性炭等,以保持良好水質。
4.運輸後的處理
運到目的地後,把活魚從容器中放入池中,是整個運輸過程中最為危險的步驟。活魚經過運輸中的應激,體力大量消耗,突然到達一個差異很大的環境,往往導致生理上的不適應而大量的死亡。這時要注意將運輸中的舊水同新水相混合,使活魚逐漸適應新環境。在投放之前,還應注意池內的水質是否受到汙染,觀察有無不適宜放養的情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影響活魚運輸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1.捕撈時注意事項
捕撈前應提前一天停喂飼料。捕撈前先排放一半的池水,利於拉網捕魚。捕撈後,魚體分泌大量黏液,加之拉網時翻動網箱導致水渾濁,耗氧增加,故捕撈後要用新水沖洗魚體,使魚有一段頂水的時間,能沖洗掉魚體上分泌的黏液,特別是魚鰓上的附著物,有利於魚類恢復體質,並可增加水中溶氧。
2.運輸前的準備
活魚在運輸前要停止投餌。通常在運輸前對活魚進行暫養或先行清腸,使其消化道內食物及糞便排空,以減少運輸中對水體的汙染,降低活魚的代謝率。溫水性魚類(如黃花魚等)在夏天只需1h可完成清腸,冬天一般需要3~5d。運輸用水可以選擇海水或淡水,但要注意與活魚原生長環境的水體相一致。另外,運輸前裝載量的確定既要考慮經濟效益,又要兼顧運輸的安全係數。如所運輸的活魚體質好、耐缺氧的能力強,運輸的距離近、氣溫低、運輸條件較好,裝載密度可以適當大些,通常活魚與水之比為1:(1~3)。
3.運輸中的措施
(1)供氧:水中溶解氧有一定的極限,在運輸中最大的間題是活魚缺氧,一般溫水性水產動物要求水中溶解氧至少保持在5mg/L。為此,在運輸時要設法供給氧氣。供氧有如下措施:運輸過程中要經常注入新水,新水的溫度要適當,不能過高或過低,一般溫差要小於5℃。另外,運輸途中可攜帶增氧機或充氣機,隨時對水體進行增氧。向水中投放釋氧藥物,如過氧化氫(H2O2)或硫酸銨[(NH42)2SO4],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對容器進行適度的上下輕微振盪,透過對容器振盪產生水波,增大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在水面上放置一羽狀鋸齒板,透過羽狀板在水面的慢速回轉增加水的振盪,提高水中的溶氧量。
(2)降低水溫:大多數活魚可以透過降低溫度使其處於冬眠狀態,降低新陳代謝率和耗氧量,以提高運輸的成活率。一般可以向容器中直接投入冰塊、冰袋或蓄冷袋,也可將活魚直接轉移到低溫冷庫或冷卻的水槽中,最好採用機械製冷裝置來降低水體溫度。降低水溫時要防止溫度的急劇變化,因為水溫突變,水產品不能立即適應而容易發病。一般溫水性魚類運輸水溫在6~15℃,每次溫度降低不超過5℃。
(3)新增鹽類:活魚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發生撞擊,使表皮受損、體表黏液增多,這樣活魚滲透壓不平衡,很容易患病。在運輸過程中可在水體中加入氯化鈉或氯化鈣,新增量與水產品的種類和水體溫度有關。氯化鈉有助於使水產品“變硬”,減少體表黏液的形成。氯化鈣可調節滲透壓並抑制代謝的失調。
(4)麻醉:採用化學藥物或物理方法,對水產動物進行麻醉。化學方法主要是使用無毒或低毒的鎮靜藥物,對水產動物進行全身麻醉。物理方法是採用針灸法,使水產動物處於昏迷狀態,減慢新陳代謝率。
(5)水質處理:由於運輸環境與原來的生活環境不同,易使水產動物過度緊張,身體的免疫力下降,疲勞過度而死。為改變運輸環境可以向水中加入一些光合細菌或硝化細菌,還可新增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磷酸鹽、沸石粉、活性炭等,以保持良好水質。
4.運輸後的處理
運到目的地後,把活魚從容器中放入池中,是整個運輸過程中最為危險的步驟。活魚經過運輸中的應激,體力大量消耗,突然到達一個差異很大的環境,往往導致生理上的不適應而大量的死亡。這時要注意將運輸中的舊水同新水相混合,使活魚逐漸適應新環境。在投放之前,還應注意池內的水質是否受到汙染,觀察有無不適宜放養的情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