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月42

    秦王一方有備而來調動太子和元吉覲見高祖進入埋伏……

    所以,秦王一方全副武裝,目標明確,意志堅決。而太子和齊王蒙在鼓裡覲見高祖,不可能全副武裝!馬槊長大,不便攜帶(長4―5米),弓箭是齊王的強項。再結合事件描述齊王不僅沒有攜帶馬槊(可能齊王也不善於使用馬槊),更甚沒有佩刀劍(其後於林中欲用弓弦縊死秦王)。

  • 2 # 人渣嘯西風

    首先玄武門之變是因為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了,李建成一直在試圖奪了李世民的兵權,只是因為李世民領兵有方,很能打仗,而當時突厥不斷侵犯唐朝邊境,導致李淵沒法剝奪李世民的兵權,打仗還得靠李世民。在此之前,李建成已經數次想要殺死李世民,只是沒有成功罷了。

    資治通鑑記載:

    元吉密請殺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狀未著,何以為辭!”元吉曰:“秦王初平東都,顧望不還,零錢帛以樹私恩,又違敕命,非反而何!但應速殺,何患無辭!”上不應。

    李元吉已經直接跟李淵說要殺了秦王李世民,而從這點上來說,李世民很明顯已經在李淵面前失寵,他的弟弟要求殺他,李淵都沒有斥責李元吉,只是沒有同意罷了。而在突厥鬱射設率領數萬突厥騎兵突入長城邊塞,包圍烏城之時,太子李建成就趁機推薦齊王李元吉來代替秦王李世民統領各路軍馬去北征抵抗突厥入侵。李元吉趁機點了李世民麾下的程咬金、尉遲恭、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統軍秦瓊幾名心腹大將隨自己出徵,而且還挑選了秦王李世民帳下最精銳計程車兵來擴充自己軍隊的實力。這時就有人密報李世民

    率更丞王晊密告世民曰:“太子語齊王:‘今汝得秦王驍將精兵,擁數萬之眾,吾與秦王餞汝於昆明池,使壯士拉殺之於幕下,奏雲暴卒,主上宜無不信。吾當使人進說,令授吾國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

    李元吉既然已經把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這些大將都劃歸自己麾下,只要找機會直接活埋了,李世民沒了這些大將和士兵,自然就很容易被殺死。這已經很明顯,李世民已經到了不得不反擊的地步,如果坐看自己手下大將被坑殺,那他自己也活不了了。所以李世民反擊,告發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與李淵的嬪妃私通。

    世民密奏建成、元吉與尹德妃、張婕妤淫亂後宮,且曰:“臣於兄弟無絲毫負,今欲殺臣,似為世充、建德報仇。臣今枉死,永違君親,魂歸地下,實恥見諸賊!”上省之,愕然,報曰:“明當鞫問,汝宜早參。”

    李淵就打算在第二天早朝來處理這件事,所以才召李建成和李元吉上朝自辯。這種情況下,李元吉是不可能攜帶武器去見李淵的,別說馬槊,就算佩劍都不可能。更何況李世民已經設下埋伏。

    《舊唐書·太宗本紀上》:“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

    程咬金秦叔寶尉遲恭這些大將跟在李世民身後,別說李元吉沒帶馬槊,他就算帶了馬槊,自己一個人上他是能打的贏尉遲恭還是秦叔寶還是程咬金?對面帶著精銳大將和士兵,李元吉除非有《隋唐演義》裡虛構的李元霸的戰力,不然上去只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罷了。

  • 3 # 秉燭讀春秋

    要想回答好這個問題,首先你要弄清楚玄武門政變時的背景。李世民被逼無奈去父親那裡去告狀,說大哥和三弟串通一氣想害死自己,李淵當時很生氣,於是安排裴寂、蕭瑀等大臣,明天一起盤問一下太子到底有沒有這回事,同時讓裴寂通知太子和元吉,明天一起過來說清楚。

    李淵和大臣之間說的這些話,讓李淵的妃子張婕妤聽到並告訴了李建成和元吉。當時李元吉就說了:“我們應當統帥好各自的軍隊,假稱有病,避免和李世民相見,以便見機行事。”

    如果聽李元吉的話,也許就沒有李世民後來的事了。

    李建成說,軍隊的防備已很嚴密了(當時二人確實準備調動軍隊),你我應當親自入朝看個究竟。這就是典型的“好奇害死貓”。李建成猶豫不決造成了被動局面。

    要知道,入朝見駕是不允許攜帶武器的,正如題主所言,元吉善使馬槊為何不帶馬槊呢?你以為是讓元吉上戰場打仗嗎?

    說實話,元吉帶把弓箭都是不允許的,元吉沒辦法帶馬槊,馬槊刃長50公分,杆長2米左右,2.5米的東西不好攜帶,元吉 只好退而求其次帶上了一把弓箭,弓箭沒有那麼招搖,攜帶方便。

    嚴格來講,弓箭也是不允許帶著見皇帝的,由於張婕妤提前透露了訊息,為防不測,元吉才帶了一把弓箭。

    綜上所述,不是元吉不想帶用自己的武器,而是帶著實在不方便。建成和元吉騎馬走到臨湖殿時,發現情況有點不對勁,二人撥馬往回就跑,元吉回頭射了三箭都沒中,李世民先射殺了李建成,他再一箭把元吉射下馬來,李世民追上去,李元吉差點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幸虧尉遲恭趕來,一槍刺死了李元吉。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政變成功了。

  • 4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因為沒有證據表明他帶了馬槊,李元吉是在上朝途中被埋伏的,他上朝帶自衛武器就行了,而馬槊則是典型的戰場武器。

    馬槊簡單來說就是長劍的刃部加長杆,馬槊在刃部全長大多超過半米,一些出土的南北朝時期的槊鋒,其全長甚至達到了84釐米。這麼長的刃部只有一個用處就是破甲,是戰場兵器。

    李元吉到老爹那裡是為了應對老爹的質疑,本來就不需要全副武裝,也不需要全副武裝的兵器。古代人上朝不要帶上戰場制式裝備,就像現在誰到中南海頂多帶隨身的手槍,到那裡還要上繳,誰要是抱著重機槍或者狙擊步槍那就是公開造反。古代的臣子們甚至在上朝時帶玉製、木製寶劍,儀仗隊裡也有大量的儀仗兵器,這就是提高逼格用的。所以他很可能沒帶這種武器,他認為沒必要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有豬瘟,那麼超市的豬肉還能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