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起點教育
-
2 # 小新講英語
任何語言的學習都是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的,這個過程就是輸入的過程,有了大量的,高質量的輸入,才能有良好的輸出。具體來說,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一. 注意生活中的英語。
隨時隨地對英語保持敏感的耳朵和眼睛。比如,在街上,注意廣告牌、路牌、單位牌等等一切跟在中文後面的英語,對於不認識的,可以暫時記住,回去查字典(注意生活中的英語也有可能有錯誤);看電視廣告時,也許會插入那麼一個英語單詞或一段英語,此時豎起耳朵聽,看自己是否能聽懂,沒聽懂的可以結合中文,看是否能猜得出來是什麼單詞,實在聽不懂的,可以結合看、聽到的中文查中英字典,若此時覺得查到的單詞肯定不是剛才聽到的單詞,可以下次繼續聽,或有機會和同學探討。這樣,無意中你就可以積累很多單詞。記住,不是在專門學英語的時候學習到的英語是最容易記住的!
二.注意對英語的態度應該是:appreciate,即該是欣賞,而不是厭惡它。
平時,可以聽些英文歌曲,看些英文原版電影。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英語,有利於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有利於形成欣賞英語的習慣。
三.注意英語學習的積累。
英語學習是水磨的功夫,靠突破基本是沒有多大的效果的。因為英語考試是一種水平考試,所以應該注意平時的積累。每天只要有可能,可以讀讀、聽聽、看看英語,實在沒有時間,可以每天背些單詞。一些單詞分在3天看每天看1個小時的效果絕對比一次性背3個小時的效果好!保持每天touch英語。
四.當然及時的複習、預習英語就更重要了。
背誦英語的作用非常大,也許你自己感覺不到。可是,背得多了,語感也形成了,選擇、閱讀、寫作都在慢慢地提高。背誦受益無窮,即使背不上,也一定要保證熟讀課文!下面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分別談:
1.聽。說實話,聽力是最能在短期內提高的一項。即使是這樣,也注意平時的訓練。聽力可以分為粗聽和細聽。細聽:(1)首先,appreciate English,包括語音語調發音等等(我個人覺得標準的英語sound very beautiful),從心底喜歡英語,這樣你就會將學英語當作一種樂趣。聽到英語時也會自然將耳朵豎起來,慢慢地樹立自己的信心。當聽到English時,心裡就想:我肯定能聽懂的!(2)聽完之後,可以粗聽:主要是為了磨耳朵,不要求聽懂,聽個大概就可以了。在選材上,可以選生詞多些的文章,可以在路上,在睡覺前聽,為的是能夠聽出英語的節奏和感覺,甚至於你可以感覺它的重音在哪個單詞上,用心去聽,去體會!
2.說。對於英語口語,一定要敢說,多練!我接觸好多人,雖然他們英語發音不是很標準,(但我們能聽懂),但他們卻講得很流利。這肯定源於他們平時敢講,敢練,即使發音不是很標準,用詞不是很準確,但他們仍然敢於講出來!
所以,對於口語,抓住每個機會,大膽地與別人交流,當然如果有外華人在場,你一定要和他聊聊,即使是簡單的幾句,即使講得不是很標準,不是很準確(記住口語的最大功能是communicate with other people,所以只要別人能明白,不用擔心你的用詞和發音。只要你講出來,你就是成功的,你比別人有勇氣,有膽量,這在口語中是最重要的!當然,在有勇氣講出來的前提下,可以儘量注意發音的標準和用語的準確(可以在聽、說、讀中慢慢學習、糾正)有的時候,沒有合適的場合講英語時,甚至可以嘗試著和自己講英語,甚至在生活中無論碰到什麼時,你可以想想這用英語怎麼表達。3.讀。對於英語的閱讀,我推薦:第一,平時訓練自己快速閱讀的能力看看能否在短時間內抓住一篇文章的大意;第二,再集中攻克這些平時泛讀的材料,整理其中的生詞。
4.寫。平時可以嘗試著用英語寫寫日記,即使很簡單,只要你嘗試了,並且持之以恆,慢慢地你就會發現自己在提高!
總之,英語的聽、說、讀、寫是渾然一體的,是互相影響的,密切聯絡的,相互促進的,切勿將四部分的關係分割開來!
回覆列表
英語學習最重要就是要多聽多練習,磨耳朵讓英語的聲音成為我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和感受英語的魅力!疫情期,多聽自然拼讀繪本,透過學習自然拼讀讓生活中凝聚英文,我的文章釋出就有這個,即將上一年級的娃娃都能學會並養成聽的習慣,何況大一點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