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常德滿滿的雞湯
-
2 # 大漢耿恭
張仲景是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之一,他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影響了中醫界一千多年,被後人奉為經典,他也因此被後人尊稱為“醫聖”。不過令人奇怪的是,生活在東漢末年的張仲景卻在《後漢書》、《三國志》中沒有留下任何記載,而同時期的神醫華佗卻“青史留名”,這是為何呢?
歷史記載中的醫聖張仲景張仲景雖然被後世尊為“醫聖”,但他在歷史中卻是個謎一般的人物。這裡提到的謎一般,並不說張仲景不是真實歷史人物,而是他的相關記載實在是太少了,難免會讓人產生這種錯覺。只聽說過一個小故事,那就是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序》中記載張仲景曾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診療。當時二十多歲的張仲景為侍中王粲診療,說王粲到40多歲的時候眉毛會脫落,到時候不出半年就會去世。張仲景囑咐王粲要服用他所開的“五石湯”,這樣才會倖免,不過王粲認為張仲景說話不好聽,所以並沒有服用五石湯。三天之後,張仲景問王粲是否服用了五石湯,王粲撒謊說服了。張仲景一看王粲的臉色就知道王粲在撒謊,於是感嘆到大人為何如此輕視自己的性命呢?但王粲還是拒絕服藥。等到二十年後,王粲的眉毛果然脫落,而王粲也在187天后去世,果如張仲景所言。皇甫謐對此評價到,張仲景醫術之高明“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
陳壽所著的《三國志》是當時最有權威性的史書,而陳壽沒有為張仲景立傳,自有其道理。簡單來說,無非是兩點原因。一是張仲景的功績和地位不足以被立傳,二是張仲景留存的資料太少,沒辦法為其立傳。
1、張仲景的功績和地位不足以在正史中立傳
凡能在正史中留下姓名的人物都不是泛泛之輩。張仲景被陳壽忽略,是因為在陳壽看來,張仲景還不夠資格。
首先是張仲景的政績不夠資格。張仲景做過長沙太守,如果他的政績十分突出,陳壽自然會給為他立傳,即便不單獨立傳,也會在寫史的時候提一下他的名字。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張仲景作為長沙太守來說,必然沒有突出的政績,陳壽不會為其立傳。
其次是張仲景的醫術不夠資格。醫生這個行業在當時是“賤業”,社會地位很低,稍有點志向的人是不會從事這個職業的。陳壽為華佗列傳,除過其醫術精湛外,更多的原因是華佗為當時的許多名人出診過,對歷史有一定的影響,如華佗曾為曹操、陳登、李將軍等人出診,而其死亡也和曹操有關,在當時來說是不小的歷史事件。反過來看張仲景,他只為王粲診療過,基本對歷史沒有任何影響,陳壽實在沒有必要為他列傳。
這裡再簡單說說張仲景在醫學界的地位。可以肯定的是,在漢末魏晉時期,張仲景的醫術雖然受到認可,但他的地位並不像現在這麼高,只能說是個名醫。一直到宋元時期,張仲景才被稱為“亞聖”,到明代稱其為“仲景曰聖”,此後張仲景才被後人習稱之為“醫聖”。
2、張仲景留存的資料太少,不足以在正史中立傳
寫史必須要有豐富的資料,如果留存的資料太少,也很難為某人立傳。
陳壽在撰寫《三國志·蜀書》時就多次提到,由於蜀漢沒有史官,所以蜀漢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蹟缺失,沒有辦法為其立傳,只能提及一下名字而已“失其行事,故不為傳”,這是一大遺憾。而受限於接觸的史料來源有限,陳壽在編寫《魏書》時也存在這種現象,所以《三國志》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只能說明,張仲景留存的資料實在太少,甚至後人在寫史的時候根本就查不到,完全不足以在正史中為其立傳。
結語綜上所述,雖然張仲景被後世尊為“醫聖”,但由於張仲景在他所處的歷史年代並不顯名和相關資料缺失的原因,致使他在正史中沒有留下任何記載,同華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回覆列表
張仲景的《傷寒雜論》太超前,陰陽辨證診療法太偉大了,同時代及後世很長一段時間的史官或主流歷史傳記人理解不了、甚至認為醫聖是妖人會巫術……所以,正史中記錄沒有或極少;但醫聖懸壺濟世、在民間影響極大,尤其湖南、湖北、廣西(秦置長沙郡)範圍的民眾受其恩施更甚,該區域民眾世代口口相傳…醫聖光輝通透2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