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91394893068

    沒有重力就不會有大的對流

    對流

    convection

    流體(氣體或液體)透過自身各部分的宏觀流動實現熱量傳遞的過程。因流體的熱導率很小,透過熱傳導傳遞的熱量很少,對流是流體的主要傳熱方式。對流可分為自然對流和強迫對流。流體內的溫度梯度會引起密度梯度,若低密度流體在下 ,高密度流體在上, 則將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對流。冬天室內取暖就是藉助於室內空氣的自然對流來傳熱的,大氣及海洋中也 存在自然對流 。 靠外來作用使流體迴圈流動,從而傳熱的是強迫對流。

    大氣對流

    atmospheric convection

    大氣中的一團空氣在熱力或動力作用下的垂直上升運動。透過大氣對流一方面可以產生大氣低層與高層之間的熱量、動量和水汽的交換,另一方面對流引起的水汽凝結可能產生降水。熱力作用下的大氣對流主要是指在層結不穩定的大氣中,一團空氣的密度小於環境空氣的密度,因而它所受的浮力大於重力,則在淨的阿基米德浮力作用下形成的上升運動。在夏季經常見到的小範圍的、短時的、突發性的和由積雨雲形成的降水,常是熱力作用下的大氣對流所致。動力作用下大氣對流主要是指在氣流水平輻合或存在地形的條件下所形成的上升運動。在大氣中大範圍的降水常是鋒面及相伴的氣流水平輻合抬升作用形成的,而在山脈附近的固定區域產生的降水常是地形強迫抬升所致。一些特殊的地形(如喇叭口狀的地形)所形成的大氣對流既有地形抬升的作用,也有地形使氣流水平輻合的作用。

    一方面熱力和動力作用可以形成大氣對流,另一方面大氣對流又可以影響大氣的熱力和動力結構,這就是大氣對流的反饋作用。在大氣所處的熱帶地區,這種反饋作用尤為重要,大氣對流形成的水汽凝結加熱常是該地區大範圍大氣運動的重要能源。

    對流層

    troposphere

    位於大氣的最低層,集中了約75%的大氣質量和90%以上的水氣質量。其下界與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隨地理緯度和季節而變化。在低緯度地區平均高度為17~18千米,在中緯度地區平均為10~12千米,極地平均為8~9千米;夏季高於冬季。

    對流層中,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氣溫約降低0.65℃。由於受地表影響較大,氣象要素(氣溫、溼度等)的水平分佈不均勻。空氣有規則的垂直運動和無規則的亂流混合都相當強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是三十多歲了年齡大了卻喜歡黃金?覺得黃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