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海拾遺
-
2 # 閒話讀史
我的回答是,當然包括了!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想到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一個昏君晉武帝司馬炎。
這位西晉的皇帝出名的地方在於他極其好美色。
而且昏庸得很有創意。
公元273年,為了挑選出美貌的女子充實後宮,又怕聽到訊息的老百姓趕在挑選前把女兒嫁了,就乾脆下了一道詔令禁止全國的老百姓嫁娶。
在把孫吳滅了後,把當時吳國的宮女也笑納了。
以至於他後宮規模過了萬人。
後宮人這麼多,就算一天幸七個,也要四年才能輪完一回,何況也不可能天天幸七個,身體也吃不消。
晉武帝不是一般人啊,他想出了一個“天才”般的主意。
他準備了一輛羊車,坐著羊車在後宮隨意的行走。
羊車停在哪個宮女門前,他晚上就幸哪個宮女。
宮女裡的聰明人就在住處門前灑下羊吃的鹽巴和青草,引誘羊車停下。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羊車望幸”。
皇帝的後宮包括宮女的另一個證據就是很多皇帝的母親都是宮女出身的。
比如西漢前少帝劉恭,就是漢惠帝劉盈與一個宮女所生。
唐宣宗李忱,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母親原本是做人妾侍的,後來第一任夫君謀反被抄家,作為內眷被罰沒到宮廷當了一個宮女,因貌美被唐憲宗看上。
明孝宗朱佑樘,這位皇帝的身世在野史上也相當離奇,其母身份卑微,蠻族士官之女,以俘虜的身份入宮當了宮女。
明神宗朱翊鈞的母親,是明穆宗朱載垕還是裕王時,王府裡的一名普通的宮人,偶然得幸於裕王,因生了皇子才母以子貴。
所以,後宮中的女人不管是有名分的后妃還是沒名分的宮女,理論上來說都是皇帝的女人。早期的宮女大多來源於戰爭中被俘虜來的女眷和罪犯的妻女,後來的宮女漸漸地開始選自民間的出身清白年輕女性。這些宮女一方面承擔著宮廷中沉重的雜役,另一方面也是皇帝的備用后妃。
唐代張祜寫了一首《何滿子》道盡了宮女們的悲怨。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
3 # HuiNanHistory
後宮佳麗三千是虛指。
3000並不是具體的數字,只是用其形容皇帝的後宮妻妾多罷了。但如果算上宮女,數量往往要多至好幾萬,遠遠超過了3000人。
皇帝的後宮人數可能到不了3000個女人,但有幾十個、幾百個妻妾還是有可能的。
像是比較荒淫的君主如唐玄宗,由於後宮人數太多,自己睡不過來,乾脆發明了“蝶幸”的方法:
開元末,明皇每至春時,旦暮宴於宮中,使嬪妃輦爭插豔花。帝親捉粉蝶放之,隨蝶所止幸之。
宮妃人數多,按照順序輪不過來,只好讓蝴蝶來決定今天晚上睡誰了。
按照《新唐書》記載的唐朝後妃制度,皇帝有皇后、四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的額定規制,加起來有100多號人了。
不過,這只是有正式編制的妃嬪數字,那些白睡了不給名分的女人也不是沒有。
如果算上宮女,三千佳麗都是保守估計了。古代隨隨便便就能放幾百、幾千宮女出宮。
像是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等上臺後,就各自放出宮女3000人。
還有,他們的後代如唐憲宗者,在元和八年(813)竟然放出宮女200車,史稱:
辛丑,出宮人二百車,任從所適,以水災故也。
對,你沒看錯:不是200人,而是200車人,這個數字顯然也是驚人的。
以前曾有人統計過,唐朝23位皇帝有史可載的放出宮女數目可達2萬3千人。
總的來看,還是清朝比較人道和節制:
一方面,後宮數目跟以前歷代皇帝比都是小巫見大巫;另一方面,清朝的宮女一律25歲出宮,不會出現以前“白頭宮女在,閒話說玄宗”的淒涼景象。
回覆列表
這麼香豔的問題,當然是選擇答了!
後宮佳麗三千包不包括宮女?我傾向於包括。因為從理論上來說,除了長輩女性,宮中的任何一個女性都是皇帝合法X伴侶,所以對皇帝來說,只有想不想,沒有能不能,對她來說,宮女也可以睡,怎麼就不是佳麗了。比如明朝,就有幾位皇帝是宮女所生,其他朝代類似的例子也有很多,從中也可以看出,除了地位有別,在皇帝眼中,宮女和后妃也沒啥太大區別。
那後宮佳麗真的有三千嗎?真正的后妃自然是沒有的,並且遠遠沒有,算上宮女的話,有的則還不止三千人。
《史記·秦始皇本紀》:後宮列女萬餘人,氣上衝於天
《後漢書·桓帝鄧皇后傳》:帝多內幸,博採宮女至五六千人
《新唐書·宦官傳》:開元、天寶中,宮嬪大率至四萬,宦官黃衣以上三千員,衣硃紫千餘人。
《清實錄康熙實錄》:明季宮女至九千人,內監至十萬人,飯食不能遍及,日有餓死者。
歷朝歷代,算上宮女,後宮佳麗的數量都遠遠超過三千人。人數太多,也是負擔,所以歷朝歷代,有時候遇上財政緊張,就會發出一批宮女,讓她們自謀生路。
當然,只算嬪妃的話,人數就大大減少了。
《禮記·昏義》記載: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世婦、八十一御妻。
一般皇帝嬪妃多則幾十人,比如康熙據統計大概有49-50為嬪妃,少則幾人。比如光緒,只有一後二妃,更少的,還有隻有一個的,明孝宗朱佑樘,只娶了一個張皇后,沒有任何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