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中生代的代表性物種,也是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動物。
在地球地質年代中,中生代是其中一個。中生代是顯生宙的三個地質時代之一,時間上為2.52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中生代始於二疊紀末的生物大滅絕事件,結束於白堊紀末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前後橫跨1.8億年。
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紀,也是恐龍在地球上橫行的時期。
地質年代表
三疊紀(公元前2.5億至2億年)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三疊紀時的氣候比較溫暖乾燥,沒有任何冰川的跡象。三疊紀時大多數地球上的大陸形成一塊巨大的大陸:盤古大陸。三疊紀晚期,蜥臀目和鳥臀目恐龍都已有不少種類,恐龍已經是種類繁多的一個類群了,在生態系統佔據了重要地位因此,三疊紀也被稱為“恐龍世代前的黎明”。
原始的哺乳動物最早見於三疊紀末期。
侏羅紀(約公元前1億99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是中生代的第二個紀,界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之間。在侏羅紀,恐龍總目的動物一枝獨秀,稱霸了陸地。侏羅紀中晚期以後,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翼龍類和鳥類出現,哺乳動物開始發展。整個侏羅紀時期,大多數時期處於溫暖和潮溼期。盤古大陸已分裂為北部的勞亞大陸和南部的岡瓦納大陸。
侏羅紀是裸子植物的極盛期。蘇鐵類和銀杏類的發展達到了高峰,松柏類也佔到很重要的地位。
白堊紀(1.45億年前到6600萬年前)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白堊紀時期,大陸被海洋分開,地球變得溫暖、乾旱。大氣層氧氣含量是現今的15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業時代前的6倍,氣溫則是高於今日4℃。白堊紀時期,最大的恐龍出現時期,許多新的恐龍種類開始出現,恐龍仍然統治著陸地,翼龍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統治著淺海。最早的蛇類、蛾、和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也出現了。被子植物(開花植物)也出現於此時期。
白堊紀末,地球上的生物經歷了又一次重大的滅絕事件:在地表居統治地位的爬行動物大量消失,恐龍完全滅絕;一半以上的植物和其他陸生動物也同時消失。普遍被大家接受的觀點是隕石撞擊說。
哺乳動物是這次滅絕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它們度過了這場危機,並在隨後的新生代迅速進化發展為地球上新的統治者。
恐龍是中生代的代表性物種,也是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動物。
在地球地質年代中,中生代是其中一個。中生代是顯生宙的三個地質時代之一,時間上為2.52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中生代始於二疊紀末的生物大滅絕事件,結束於白堊紀末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前後橫跨1.8億年。
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紀,也是恐龍在地球上橫行的時期。
地質年代表
三疊紀(公元前2.5億至2億年)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三疊紀時的氣候比較溫暖乾燥,沒有任何冰川的跡象。三疊紀時大多數地球上的大陸形成一塊巨大的大陸:盤古大陸。三疊紀晚期,蜥臀目和鳥臀目恐龍都已有不少種類,恐龍已經是種類繁多的一個類群了,在生態系統佔據了重要地位因此,三疊紀也被稱為“恐龍世代前的黎明”。
原始的哺乳動物最早見於三疊紀末期。
侏羅紀(約公元前1億99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是中生代的第二個紀,界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之間。在侏羅紀,恐龍總目的動物一枝獨秀,稱霸了陸地。侏羅紀中晚期以後,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翼龍類和鳥類出現,哺乳動物開始發展。整個侏羅紀時期,大多數時期處於溫暖和潮溼期。盤古大陸已分裂為北部的勞亞大陸和南部的岡瓦納大陸。
侏羅紀是裸子植物的極盛期。蘇鐵類和銀杏類的發展達到了高峰,松柏類也佔到很重要的地位。
白堊紀(1.45億年前到6600萬年前)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白堊紀時期,大陸被海洋分開,地球變得溫暖、乾旱。大氣層氧氣含量是現今的15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業時代前的6倍,氣溫則是高於今日4℃。白堊紀時期,最大的恐龍出現時期,許多新的恐龍種類開始出現,恐龍仍然統治著陸地,翼龍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統治著淺海。最早的蛇類、蛾、和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也出現了。被子植物(開花植物)也出現於此時期。
白堊紀末,地球上的生物經歷了又一次重大的滅絕事件:在地表居統治地位的爬行動物大量消失,恐龍完全滅絕;一半以上的植物和其他陸生動物也同時消失。普遍被大家接受的觀點是隕石撞擊說。
哺乳動物是這次滅絕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它們度過了這場危機,並在隨後的新生代迅速進化發展為地球上新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