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在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這裡是古皖之源,歷史文化悠久。說到過年的習俗,應該和其他地方漢族大同小異吧,我來捋一捋吧。進入臘月後主婦們就開始籌備了,先是醃製過年臘貨,有雞鴨鵝豚魚肉等,還要灌製香腸。宰年豬,魚塘捕魚,這兩樣時間沒明確規定,或早或晚。打豆腐熬糖,這在過去是家家都要做的事,自家打的豆腐特好吃,還要醃製豆腐乳,熬好麥芽糖主要是加工米糖粑,芝麻糖之類,這就不由得想起村口爆米花的情形,這在小時候那可是最有年味的事情了。臘八粥的傳說雖然是來自安徽,但我們這喝臘八粥的習俗並不普遍。臘月十九掃揚塵,就是大掃除,二十四接祖宗,年三十上祖墳,三十晚上聚族祭祖,這是年夜最隆重的儀式,家家都要捧出祭品,在宗祠裡鳴鐘擊磬,焚香燒紙,叩拜祖先。初一早上聚族開宗祠大門拜天地拜祖宗,吃完新年第一餐飯後開啟族內拜年模式,一屋人在隊長帶領下,按年尊輩長的順序逐戶拜年。至於張燈結綵貼對聯,歡天喜地放煙花,這些和全國各地一般無二,壓歲紅包是孩子們的最愛,還有一些小習俗小禁忌,現在人都不怎麼講究了,比如三十晚上初一早上都不能掃地,不能往外潑水,初一廚房不動刀等等。這些都是童年裡印象深刻的記憶,然而近兩年回到老家過年卻發現許多老規矩沒人遵守了,年味大不如前了,這是社會在發展人們思想越來越開放的緣故吧。我覺得如果再想找回記憶裡當年的“年味”,那些當年看起來有些神聖的今天看起來有些迂腐的習俗,我們還是要重新撿起來!
我老家在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這裡是古皖之源,歷史文化悠久。說到過年的習俗,應該和其他地方漢族大同小異吧,我來捋一捋吧。進入臘月後主婦們就開始籌備了,先是醃製過年臘貨,有雞鴨鵝豚魚肉等,還要灌製香腸。宰年豬,魚塘捕魚,這兩樣時間沒明確規定,或早或晚。打豆腐熬糖,這在過去是家家都要做的事,自家打的豆腐特好吃,還要醃製豆腐乳,熬好麥芽糖主要是加工米糖粑,芝麻糖之類,這就不由得想起村口爆米花的情形,這在小時候那可是最有年味的事情了。臘八粥的傳說雖然是來自安徽,但我們這喝臘八粥的習俗並不普遍。臘月十九掃揚塵,就是大掃除,二十四接祖宗,年三十上祖墳,三十晚上聚族祭祖,這是年夜最隆重的儀式,家家都要捧出祭品,在宗祠裡鳴鐘擊磬,焚香燒紙,叩拜祖先。初一早上聚族開宗祠大門拜天地拜祖宗,吃完新年第一餐飯後開啟族內拜年模式,一屋人在隊長帶領下,按年尊輩長的順序逐戶拜年。至於張燈結綵貼對聯,歡天喜地放煙花,這些和全國各地一般無二,壓歲紅包是孩子們的最愛,還有一些小習俗小禁忌,現在人都不怎麼講究了,比如三十晚上初一早上都不能掃地,不能往外潑水,初一廚房不動刀等等。這些都是童年裡印象深刻的記憶,然而近兩年回到老家過年卻發現許多老規矩沒人遵守了,年味大不如前了,這是社會在發展人們思想越來越開放的緣故吧。我覺得如果再想找回記憶裡當年的“年味”,那些當年看起來有些神聖的今天看起來有些迂腐的習俗,我們還是要重新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