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ello貓先生

    —工具理性。因為工具理性的核心恰恰就是崇拜理性,將理性視作是解釋,解決一切問題的源泉。

    這是因為,工具理性是對未來的計算,是透過強調理性思考,渴望收穫最大回報的思維模式。

    可是:越是運用理性對未來的收益有所期待,越會在遭遇挫折和失敗時,產生焦慮,沮喪,和畏懼的心理。當未來巨大到超出理性所認知的自己能夠完成的可能時,拖延就成了最迅速的出路。

    我想說的是:

    拖延不是非理性的,不能夠靠理性來解決。拖延是不作為,只能透過作為,也就是行動解決。

    追求內心的平靜並不是增加收益,追求內心的平衡應該是排他的第一目標。內心平衡是因,不是果;不是額外收益,是獲得收益的基礎。

    賭博同樣不是非理性的,特別是從你的分析來看,賭徒們恰恰都是理性的,只不過他們陷入了錯誤的理性認知當中。

    理性是錯誤的,思考(沉思/反思/體會)是正確的。這是因為理性的目的是對未來收穫的預期,思考(沉思/反思/體會)既專注於探索問題本身,同時專注於探索自己。理性會增加慾望和焦慮,思考則會幫助接受自己,接受現狀。

    所以,我非常贊同 @羅文益 和 @悠然自得晨光 的答案:接納現狀,接納自己,從最點滴的部分開始行動是內心平衡的源泉,是深刻的思考的結果,也是放棄理性,放棄理性帶來的不滿和焦慮的最佳途徑。

    最後的最後:

    開始行動,在行動中沉思;

    不期待美好的結果,也不畏懼糟糕的結果;

    用心體會行動的過程,體會沉思的快樂,體會由此而來的結果。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是我從拖延和焦慮中重新開始認識自己的心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讀了一半覺得內容無聊,是硬著頭皮讀下去,還是及時止損換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