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語言符號的任意性是指語言符號的音義聯絡並非是本質的,必然的,而是由社會成員共同約定的,一種意義為什麼要用這個聲音形式,而不用那種聲音形式,這中間沒有什麼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語言符號和客觀事物之間沒有必然聯絡。語言符號的形式對於語言符號的意義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為規定的,沒有邏輯聯絡,不可論證,不可解釋。語言符號語音形式和意義內容的這種任意性聯絡,其根源就在於語言是社會性的,是社會的產物,是社會現象,由一定的社會決定的。如果我們把這個特點與第一章語言的社會功能結合起來認識,理解或許會更深刻一些。

    表現:

    第一,音義的結合是任意性的,即什麼樣的語音形式表達什麼樣的意義內容,什麼樣的意義內容用什麼樣的語音形式表現是任意的。世界上之所以有多達5500種語言,就是因為人類創造語言時在選擇語音形式表達意義內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語言。由於語言具有社會屬性,不是自然的,語音形式和意義內容之間沒有必然的本質的聯絡,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釋的。

    當然,說語言的音義結合具有任意性是就語言的主要方面說的,語言中有少部分詞語的音義聯絡是可以解釋的,不具有任意性,比如布穀鳥,漢語叫做“布穀”,英語是cuckoo,法語是coucou,匈牙利語是kakuk,古希臘語是kokkuk,這裡關於布穀鳥的語音形式,五種語言都十分相似,是根據自然界的布穀鳥鳴叫的聲音仿擬的結果,這些詞的音義結合就具有一種可以解釋的邏輯聯絡。章太炎在《國故論衡·言語緣起》一文中說,漢語的漢語的馬、牛、鵲、雀、雁、鵝、鳩等,都是模擬自然事物的聲音構成的。不過,這種模擬詞語的存在並不能說明語言的音義聯絡不具有任意性特點,因為縱觀人類的語言,一方面,這種性質的模擬詞語只佔語言詞彙系統中很少一部分,不具有系統性,客觀世界中有聲音可以模擬的事物畢竟是少數,另一方面,即使具有聲音的事物,人類記錄這些現象時,其詞語並不都採用模擬的方式,有些語言採用模擬方式,有些語言不採用模擬方式。例如“貓”,漢語念mao,與貓的叫聲很接近,是模擬性的,但英語是cat,法語是chat,德語是kater,俄語是KOT,沒有采用模擬方式記錄。

    第二,不同語言有不同的音義聯絡,如:人、刀、樹、水、路、妻子、太陽、月亮……,漢語的語音形式和英語的語音形式不相同。像上面那些詞語,漢語的讀音是ren、dao、shu、shui、lu、qizi、taiyang、yueliang,英語的讀音是person、knife、tree、water、road、wife、sun、moon。(為便於檢視,這裡沒有使用國際音標符號表示讀音)

    第三,不同語言音義聯絡不對等,同樣的語音形式,在不同的語言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義,而同樣的意義,在不同的語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語音形式表達。如long,漢語表示“龍”等意義,英語表示“長”;又如英語uncle,等於漢語的叔、伯、舅、姨父、姑父,aunt等於嬸嬸、舅媽、姑姑、姨媽。

    第四,同一語言的音義關係也有任意性,如漢語有眾多的方言,同樣的事物在各個方言也有不同的讀音。漢語有七大方言,各個方言區根據語音特點還可以進一步劃分次方言區。不同方言區之間,語言的音義聯絡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同一語言中不同方言的語音差別,也說明了音義聯絡是具有任意性的,不然,就不會存在什麼方言差別了。

    語言符號的強制性是指符號的音義關係一經社會約定而進入交際之後,每個人都得接受,絕不能隨意更改。

    表現:整理詞語,推廣普通話,制定有關法規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最最小的洋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