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勵志主播
-
2 # 裳裳者華的暖
終有一天我們將徹底失去風吹麥浪、雞犬相聞的生活了!“瓦爾登湖”式的生活早已一去不返!
鋼筋水泥永遠無法與土地媲美!到時世上再無農民、農民工!
有點悲觀,但是是大趨勢。且行且珍惜!
如果可以回去收麥子吧!至少那片土地還是自己的,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土地上播種收穫!錢買不了這珍貴的經歷!
待年老時,這可是你向子孫炫酷的資本!
-
3 # 老農說鄉村
在城裡打工的農民工夏收時節都不願回家收麥子,在以前不可想象,現在卻出現了不願回家的現象;其中的原因值得每個人考慮,這裡面隱含著很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以前,農民非常重視土地,幾乎把精力都投入到種地上,見到自己種植的農作物長勢良好,會感到很自豪,每多打一斤糧食,都會讓他們興奮不已;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以後的一段時間,雖然出現了農民在種地之餘出外打工的現象,但那時候的農民,還是把種地,看得比打工重要,所以,那時候外出打工的農民,在夏收時節,會紛紛回家收麥。
到了現在,許多在城裡打工的農民工,到了夏收季節卻不願回家收麥,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回家收麥,耽誤掙錢,不合適。
農民工在城裡打工,最少的每天能掙100多元,有技術,年輕力壯的可以掙到200以上,3-500的也大有人在,而麥子每斤只賣1元左右;回一次家,收麥子,再種地,最少需要15天的時間,甚至得一個月。這麼長時間,在外打工,可以多收入1500-5000元;而他們回家收麥子,除了減輕家裡人的勞動強度外,收入並不會增加。弄清了這個問題,寧願在外面打工,也不會回家收麥子。
二,種地收入微薄,失去了吸引力。
種地收入微薄,已是共識,農民種一畝地的純收入,不足千元,如果遇到病蟲害嚴重的年份,只有幾百元的收入,甚至折本;並且,土地數量有限,有的地方人均土地不足一畝,即便是正常年份,種一畝地的收入,僅有1000元,這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這種情況迫使農民不得不外出打工。有些農民頭腦靈活,或者有一技之長,透過打工,收入不菲,便在打工的地方定居,這樣的農民,不再種地,也就談不上回家收麥子了。
三,種地不再受到重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流動加劇,農民的就業渠道逐漸加寬,不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透過打工都可以獲得比種地豐厚的多的收入,種地被農民看作了可有可無的一種工作,現在只有年老體衰或者不願意打工的人才會在家裡種地,青壯年勞動力,基本都出去打工。種地的自視為不得不為之,在輿論中,種地也受到輕視;所以,有些年輕的農民工,情願常年在外打工,也不會回家種地,更不要說回家收麥子。
四,機械化的發展,讓種地減少了勞動量;許多農民不需要回家收麥子。
收麥子是一件非常繁重的活計,割,運,脫粒,晾曬,人工少了,玩不轉,但現在,有了收割機,只要拿個口袋到地頭上,坐等收割機收穫麥粒即可,大大的減輕了勞動強度;所以,有的農民在外打工不用回家,只要把錢寄回家,僱用收割機,即可收穫麥子。
總之,農民不願意回家收麥子,原因很多,也很複雜。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我是農村人,我記得前幾年我種了幾母麥,自己在外打工,莊稼讓父母管理,弟兄多,容易鬧家事,有的說你給你幾兒幾兒種地,偏心眼,再說幾個月不回家,回家走親戚串鄰居少不了,把小麥賣了,有時候剩不下錢,回鄉花費也不少,外邊還耽誤掙錢,所以地不種也不收了,這幾年父母年高邁,地以後真不知怎麼辦,租出去我們家鄉一年三百多一畝。只有往外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