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harksa
-
2 # 葉文文321
中國很久以前是沒有“理髮”一詞的,認為“頭髮”受之於父母,不能隨便剃除。故當時男女都留長髮,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理髮的工匠稱為理髮師,古時候稱作待詔、鑷工,俗呼為理髮匠、剃頭匠等。古時的理髮就是沐發與梳櫛。男女梳櫛,都得用梳子和篦子。直到滿清入關以前。古人挽發為髻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與及笄之禮,要束髮;對罪犯施髡刑,還有僅去須鬢的刑罰,這都需要專門的“櫛工”。由於各朝代對頭髮的清潔衛生處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明代叫“篦頭”,清代叫“剃頭”,還有叫“剪頭”、“推頭”等。
-
3 # 永遠溫情
清朝,為了所謂“消除前朝”影響,在全國鬧起了“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運動,強迫所有的男人剃光腦邊頭髮,只允留一根辮子拖在腦後,一改以前各朝留滿發盤在頭頂上的習慣。據說,這拖在腦後的辮子,因似馬尾,有“願為大清牛馬”之意,所以清朝大臣及各級官員等也都穿馬蹄袖袍服。因為要剃頭,便有了“剃頭挑”。“剃頭挑兒”擔在肩上,一頭兒是一個座凳兒,下面連著個抽屜,裡面裝有理髮工具;另一頭兒是供洗髮用的熱水及臉盆兒、手巾之類。剃頭匠人擔著挑兒,手裡拿著一尺餘長的鑷子狀的金屬“音叉”,俗稱“喚頭”,以鐵棒在其中間撥動,發出幽長的顫音,用以招徠顧客。為用熱水方便,剃頭的挑子的一頭兒,(即放臉盆的那一頭兒)還要置備一個小火爐,只要出“挑兒”,火就得生著。因而便引出了“剃頭的挑子——一頭熱。”用以說明事情的雙方,只有一頭兒表示熱情、關心、主動,而另一頭則表現得冷淡、漠然、遲緩。“剃頭的不打喚頭——沒想(響)了。”借“想”與“響”諧音,變成“沒想兒了”,說明一件事沒有希望,沒有成功的可能了。
南北朝時代,南朝梁的貴族子弟都削髮剃面,那時的理髮業已經很發達,出現了專職的理髮師。“理髮”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註疏《詩·周頌·良耜》中“其比為櫛”一句裡說明:“櫛,理髮器也。”
宋朝理髮業已比較發達,有了專門製造理髮工具的作坊。那時,對剃髮有個特殊的稱呼叫“待詔”。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技藝,一個行業。
在元明兩朝,人們理髮更為普遍。到了清朝,滿族貴族為了達到長久統治的需要,強制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人們無奈去剃掉前額頂上的頭髮,理髮業空前發展起來。當時,到處都有理髮挑子,理髮工手執鐵夾(音叉)沿街叫賣,給人理髮。
由於各朝代對頭髮的清潔衛生處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明代叫“篦頭”,清代叫“剃頭”,還有叫“剪頭”、“推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