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千年讀史看人生起落

    歷史是沒有如果的,如果非要有,那麼我也陪你瘋一回!

    如果孔明在五丈原沒有死,三分天下之格局不會改變,司馬懿可以大權獨攬,甚至廢掉魏帝,自己稱帝,但仍會是天下三分的局面,無法實現統一。

    孔明不死的話,黃皓斷不敢專權,更不會有鄧艾偷襲陰平之說,但以蜀國之實力,人才兵源之匱乏,北伐終不會成功,但憑諸葛之才智,可長期立於不敗之地。

    而魏國方面,由於擁有九州之力,地大物博,人才濟濟,會一直在三國中佔據主導地位,而司馬懿的篡權,一方面是因司馬懿長期掌屋軍權,暗自培植自己的勢力,使其逐漸權傾朝野,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曹芳年幼,而大將軍曹爽又太無能,導致大權旁落,無人制衡司馬懿。

    司馬懿之野心瞞過了文帝曹丕,騙過了明帝曹睿,但瞞不過武帝曹操。曹操視之鷹視狼顧,胸懷大志,必不肯久居人下,一旦掌權,必會做亂。但司馬懿的隱忍卻讓曹操褪去殺他之心,使得曹丕對其更為看重,成了託孤重臣,可見司馬懿的隱忍功夫是多麼的厲害。明帝如此英明睿智,一生都未察覺,身邊臥著這樣一隻狼。甚至把年幼的曹芳託孤於司馬懿,終成禍患。

    吳國方面,孔明不死的話,孫劉聯盟會一支援續下去,因為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會明白,只有兩個弱小的國家聯合起來才有可能對抗強大的魏國。也許吳國的江山也會改名換姓,但絲毫不會影響兩國的聯盟。因為只有這樣,兩國才能生存下去。

    這種三分天下的格局,在諸葛的有生之年會一直持續下去,諸葛可以看著自己子孫逐漸長大,看著終生為之奮鬥的蜀國日益強盛。這對司馬懿來說是壞事,但對諸葛亮來說,未嘗不是一種圓滿的結局。

  • 2 # 品茗聽雨1982

    哪裡來的那麼多如果?????

    歷史就是歷史,再說,建立晉朝和諸葛亮死不死沒有多大關係。

    先給你介紹下歷史中的諸葛亮,諸葛亮可不是軍事天才,也不像演義中,那麼無敵。事實上,劉備活著的時候,諸葛亮就沒統過軍,一直都在搞後勤。劉備白帝城託孤以後,諸葛亮一共進行了六次北伐。其中有好多次其實只有一萬部隊。諸葛亮北伐有兩種原因,第一當時的荊州派和益州派鬧的不可開交,為了平衡兩大派系,才把矛盾往外轉移。第二,不要小瞧正史中的劉禪,諸葛亮的長期霸權,屬後主早就不滿了,諸葛亮一個內政天才如何看不出?所以北伐也是一種轉移矛盾的方法罷了,至於能否真的北伐成功,根本不在他們考慮之內。

    在說說司馬懿,司馬懿這個人活著的時候絕對沒有叛變的心裡,同樣,如果當時國力,魏滅蜀是非常簡單的事情,而司馬懿為何不滅蜀國,因為司馬懿長期掌權,有點功高震主,如果一旦沒有了兵權,那麼司馬氏也就離滅族不遠了。所以諸葛亮必須留著,打仗也要打的敗多勝少,其實就是魏蜀兩大權臣打默契戰。司馬懿內心中根本沒有滅掉蜀國的計劃,同樣蜀國的滅亡讓司馬懿雪藏了很久。。如果諸葛不死,司馬懿長期掌握兵權,那麼晉朝的到來只會早,,不會晚。

  • 3 # 鹿角大仙啊

    能,蜀國已是風燭殘年,即使諸葛亮沒死也難以再和魏國抗衡,到了三國後期,由於魏國有司馬家和鍾會鄧艾等一干新鮮血液注入,兵將強盛相比三國前期沒有多大損退,再看蜀國後期,無新兵新將注入,早期大將死的差不多了,兵力也多是老弱病殘,即使諸葛亮再怎麼用兵如神也回天乏術,而且魏國還有一個和他旗鼓相當的司馬懿,吳國就更不用說了,孫皓比劉禪還慘

    這樣排列一下:

    主公:魏-曹丕、蜀-劉禪、吳-孫皓,魏勝

    謀士:魏-司馬懿、蜀-諸葛亮、吳-陸遜,魏蜀旗鼓相當,陸遜不是專業的,稍弱。

    將領:魏國有司馬家和鍾會鄧艾等一干有勇有謀的強力將領;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老將趙雲已無力再戰,姜維一人之力難勝鍾鄧;吳國一個字,慘;

    兵力:魏國如前期一樣兇猛,蜀吳已是風燭殘年。

    三國鼎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吳互相抗戰多年,最後的贏家確是後期冒出來的司馬家。魏蜀吳的奮鬥如同給司馬家作嫁衣一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寒變油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