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者的衣服

    進行全面的重量性力量練習,是獲得爆發力的關鍵,李小龍早年從師嚴鏡海獲得改進後的塔形練力法,李小龍依此苦練不輟,不僅使爆發力更兇猛,而且同時獲得了強健勻稱的體型,而具有肌力的身軀、配以內氣激發,即可輕易抵抗沉重打擊!在練習的過程中,精神不振,體弱之人或畸形力量之習者,漸變為一個健康、優美充滿活力、精神抖摟的武士新形象!可謂此一舉而四得!當代著名拳王霍利菲爾德以其精湛的拳技戰勝所有對手並打敗不可一世的蠻牛泰森靠的就是全身飽滿、結實的肌肉,不僅抵擋了泰森的霹靂重拳,而且快且重的鐵拳終將泰森擊倒。他的力量訓練兼改善競技狀態教練查西.喬丹說“許多拳手認為進行力量練習會使自身肌肉素質下降並且影響速度。霍利菲爾德不信這些老規矩,他對力量訓練的態度猶如蜜蜂對於密汁,他總是能按計劃進行重力練習,這一計劃幫助他提高速度,靈活性和整體力量”。從此話中即知中國名言“一力降十會”、“無力不打拳”的切實意義。一、器械準備練力以槓鈴、啞鈴即可,不必用很複雜的器械,應以能隨意增減重量的為佳,否則就難有進步,有人用固定的重量練習,就沒有變化,故效果不佳。如果沒有正規的槓鈴、啞鈴、可用土法代替,如用磚捆成槓鈴、用塑膠水壺裝水代替啞鈴,另用彈簧拉力器、皮條練也可、什麼也沒有,就可藉助單、雙槓或徒手練習。只要抓住:1、重量增減變化用於練習。2、採用針對性動作練全身務部位兩點,就是抓住了主幹。二、塔形練力所謂塔形練力,就是由輕到重遞增重量,而次數由多向少的變化練習法。在練習中,訓練中逐漸增加負荷重量,使肌肉產生反抗力,以加深對肌肉的刺激,例如練臥推:第一組,採用40-50%的重量舉12-15次,做1-2組。目的是防止受傷和使肌肉逐漸過渡到適應大重量的訓練。第二組,增加10%左右的重量,能舉10-12次。第三組,增加10%左右的重量,能舉8-10次。第四組,增加5-10%左右的重量,能舉6-8次。但不同的訓練部位負荷重量和試舉次數應有所不同。例如,大肌肉群中的胸、背、腿和踝關節,負荷重量可大一些,次數不少於6次,一般為6-8次,大肌肉群中的肩、肱二頭和肱三頭肌部位的動作,負荷重量宜中等,次數不少於8次,一般為8-10次,小肌肉群中的前臂、腹、腰背和小腿部位的動作,負荷重量應小些,次數不少於12次,一般為12-15次,甚至20-25次。練習中不能操之過急,不能無限制增加訓練組數、延長訓練時間或增加負荷重量,否則會造成區域性肌肉訓練過度,不但不能增力、而且會造成股份萎縮。此外,搏擊運動需要的是爆發力,不是練健美,因此,必須將柔韌練習及伸展運動,快速出拳按摩放鬆結合起來。以達最佳成績。三、全身各部位練法舉例在下篇中,介紹了用雙槓、塑膠水壺等練力的方法,可將其視為補充參考,而以本節為中心,以後附《A、B、C》計劃為指導,以塔形練力法為練每部位之方法。1、頸部練習。每部位介紹多種練法,以便習者可據自己條件選擇法。(1)、頭部負重下壓。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握一較重啞鈴(或水壺)置於頸後,先將頭部向左側下壓,還原後向右側下壓,依情況雙手可適當增加壓力,下壓時呼氣,還原時吸氣,第側做10-15次。(2)、頭部負吊生重物屈伸。以寬尼龍制一十字形頭箍,下系一啞鈴或磚頭,頭部屈伸,由慢到快、屈時呼氣,伸時吸氣,快速時可兩動一呼吸。(3)其他方法:可用皮條、彈簧、或徒手倒立等法練習。練頸功效:保證頭部血液的供應,增強其抗擊打能力,使頭部不易受傷。2、肩部練習(1)、直臂握鈴(或水壺)前平舉,側平舉上舉。(2)、其他方式。可用槓鈴作上舉動作,也可用皮條、彈簧、按塔形練力遞增重量。3、臂部練習(1)、握鈴兩臂同時彎舉、可採用坐姿、站姿。以坐姿時,背部挺直、挺胸收腹、彎舉進吸氣、還原時呼氣。(2)正反握鈴仰臥在短凳上,兩腿彎屈在地上踏牢,雙手正(反)握鈴置於頸下兩側(胸前),同時或交替彎舉(上衝拳)每組8-12次。(3)用槓鈴練習,正握或反握槓鈴,握距同肩寬,身體站直,兩臂從垂直姿勢開始,屈肘將槓鈴向上彎舉至肩前練習時上體不要動,上臂固定在體側。功效:鍛鍊肱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這是搏擊功夫中主析的用力肌群,增加擊打力量對擊打、防守、都有重要的意義。練習時可採用小重量、快速度。如力量過於薄弱,則以塔形練力之遞增法提高力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則注意速度,這樣才能練出實戰應用效果。(4)其他練法。以皮條、彈簧、滑輪拉力器均可練習,只要是臂部用力即可。練習中可應用“塔形練力”原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5歲之後的職業生涯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