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菠蘿小仙女歲月散步的

    相當於西醫的心肌缺血和神經衰弱的綜合)

    病因:先天稟賦不足,脾腎虧虛,後天保健失宜,善思而內心壓抑,再加上情志不遂,易肝鬱氣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所致。

    治法:交通心腎,調肝舒脾。

    方藥:六味地黃湯合酸棗仁湯、逍遙散加減

    成藥:天王補心丸 逍遙丸

    預防:注意營養的合理搭配,適當體育鍛煉,情緒樂觀舒暢,有病及時就醫,起居有節,生活要有規律,萬事順其自然!心理平衡看待社會生活!

    隱患:就是體記憶體在的、已經發生過或將要發生的疾病,提示出來可注意防病保健(西醫術語)

    1,慢性淺表胃炎

    2,膽胃綜合症

    3,肝膽功能不全

    6,婦科炎症

    外邪深入下焦損傷腎陰,或久病傷陰、房室不節真陰暗耗,陰虧於下不能上濟於心、心腎既濟失調,即造成心腎不交證。也有因腎陽虛衰,陽虛不能蒸騰腎水而致水火不交。心腎不交表示心腎關係失調,也反映全身陰陽氣血不平衡。本證為虛中夾實之證。

    (一)主症:心煩不寐、口燥咽乾、腰膝痠軟。

    (二)臨床表現,心煩失寐、心悸不安、健忘、口燥咽乾、眩暈,耳鳴、五心煩熱、腰膝痠軟、遺精帶下。舌紅、脈細數。

    中醫認為,人生百病,皆因於風(木)、寒(水)、暑(君火),溼(土)、燥(金)、火(相火)六氣,都可以用五行生剋的原理來說明。《黃帝內經》說:“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這裡講的是五行相剋的一面。那相生的一面是什麼呢?據《黃帝內經》上說:“五臟受氣於其所生,肝受氣於心(木生火);心受氣於脾(火生土);脾受氣於肺(土生金);肺受氣於腎(金生水);腎受氣於肝(水生木)。所謂的五臟受氣於其所生,也就是病氣按五行相生的關係由“子”髒轉化到“母“髒。不過如果“母”病了,也可能會殃及到“子”髒,這就是“母病及子”。在五行系統中,每一個系統都與其它四個發生聯絡,任何兩行之間總有相生或相剋的關係。

    02回答者:FlamingLife|二級|2006-6-20 10:06從傳統醫學來說,心和腎不同於西醫上的心臟和腎臟。心是臟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它統管臟腑的功能活動,使之相互協調,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其功能有三: 1、主血脈。心臟功能健全則血液能在血管里正常執行,得以營養全身,人就精神充沛,面色紅潤光澤,“其華在面”,反之,則面白無華,甚至蒼白。這可以從迴圈系統上來理解。 2、藏神。心血不足,會影響心神,使神不能安藏,出現失眠、健忘等, 3、開竅於舌。心臟功能健全,心血充足,則舌體柔軟紅潤,運動靈活,味覺敏銳。腎是促使人體生長髮育、生殖及維持水液代謝平衡的重要臟器。它藏有真陰、真陽。來源於父母,為人體生命之根本。腎為先天之本。腰為腎之府。其主要功能有四 1、藏精、生髓、充腦、主骨。腎所藏之精,稱為腎陰,亦即真陰,是人體生命的基本物質。有男女媾精之精,是生殖發育的根本;有水谷化生之精,是人體維持生命的物質基礎。前者稱“先天之精”,後者稱“後天之精”,兩者均藏於腎。腎精足則其他臟腑之精和血也足,腎精不足則其他臟腑之精和血也不足。 2、主命門之火。命門是生命的根本。命門之火,一般稱為腎陽,也稱為真陽,也藏於腎。它是促進生殖發育的動力,又是其他臟腑之陽的根源。故命門之火不足,常導致全身陽氣虛弱。 3、主水。飲食經脾胃等臟器的消化吸收和肺的輸布,其中營養部分供給各組織器官的需要,而水液部分由肺氣肅降的作用,下行到腎。腎再加以分清泌濁。產生尿液,排出體外。 4、開竅於耳,司二陰。如果有虛症的耳鳴、聽覺減退,甚至耳聾的,多從補腎入手。腎陽不足,可以引起小便不利或尿頻尿多,大便溏洩,陽萎、早洩等。腎陰不足,可以引起小便如脂膏,下消,大便秘結,遺精等。傳統醫學上臨床上關於五臟之間主要有以下對應關係。脾氣虛弱→心血不足,心血不足或心神失常→脾運失健→肝血不足,肝氣鬱結→脾運失健;腎陰不足→肝陽上亢,肝陽偏亢→消耗腎陰→肝風內動;腎陽虛弱→脾運失健→腎陽虛弱;腎氣虛弱→氣喘,腎陰不足→肺陰亦虛,肺陰不足→腎虛。心腎兩髒,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生理功能的相對平衡。在生理狀態下,心陽不斷下降,腎陰不斷上升,上下相交,陰陽相濟,稱為“心腎相交”。在病理情況下,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於心,會引起心陽偏亢,兩者失調,稱“心腎不交”。明代醫家戴元禮在《證治備要61遺精篇》中說:"有用心過度,心不攝腎,以致失精者”,所以,現代中醫在談論到遺精、滑精時,多稱為“心腎不交”。從治療的角度來看,多以養心安神,去心邪,節房事。方劑有天王補心丹、六味地黃丸、金鎖固精丸等,也可根據實際實行加減方。謹遵醫囑和藥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產後怎樣減肥才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