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叮咚

    這要根據玉米地塊的墒情和需求來決定。對玉米的追施化肥和 澆水,都是有技巧的。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2次追施化肥,一定要選擇在玉米生長的大喇叭口時期。

    以上兩點也叫 玉米生長一生中的,雙喇叭口關鍵時期,因為這兩個生長階段,對肥水的需求量最大。及時的補足水分和肥力,對玉米的穩產增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玉米小喇叭口時期的管理技術

    玉米在苗後,生長到六片葉子的時候,為小喇叭口期。此時為玉米快速生長的階段,一定不要錯過肥水的正常使用。

    如果在玉米播種時,未使用底肥或者使用較少的肥力。此時應根據地塊的土壤測試標準,按照玉米正常需求的玉米專用複合肥,進行追施。

    追施複合肥時的深度,在地下三指土左右為宜,不要追施過深,以便於玉米生長對養分的吸收。浮土要蓋住化肥,避免肥效的揮發,影響肥力。

    第三,玉米大喇叭口時期的管理措施

    在玉米生長到十一片葉子時,就為玉米大喇叭口時期,此時追施第二遍肥料。

    第四,對水肥和其它管理技術的把握

    追施第一遍化肥後,如果在較為乾旱的情況下,應及時的採取措施,進行澆灌。否則,可以略微推後再澆。

    至於使用第二遍化肥追施後,可隨時進行澆灌,因為此時為玉米的拔節時期,一直到孕穗對水肥需求量較大。

    在玉米生長到八九片葉子時,開始進行葉面控長,並噴施玉米專用微量元素。可促進玉米的穩產增收和生長需求。

  • 2 # 小農旺

    玉米追施化肥在澆水前好還是澆水後好?玉米追施化肥,肯定要在澆水前。如果條件允許玉米追施化肥儘量要在澆水前,不要拖到澆水後。我們常說肥水不分家,特別像玉米這樣的農作物,追施化肥儘量要在澆水前,這樣可以加快化肥的融化速度,結合水的作用使玉米更好的吸收,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玉米追施化肥,在玉米生長週期內大概需要2-3次作用,可以分別在苗期,穗期,以及粒期對玉米進行追肥。

    在追肥的時候往往要結合著玉米的澆水作業。我們一般會選擇在澆水前追肥,追肥後即可澆水。

    ‖☞玉米追肥一般使用高氮的化肥,如尿素,碳酸氫銨等,都具有很高的揮發性,或者說相對比較速效的肥料。

    1、我老家沂蒙山這邊一般玉米追肥都會選擇碳酸氫銨或者尿素。

    這兩種肥料都是高氮化肥,正好符合玉米的生長需求。

    特別是前期玉米追肥,必須使用其中的一種。玉米前期營養生長旺盛,玉米的根系發達,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氮肥。

    所以在玉米苗期,拔節期,追施氮肥是非常關鍵。相對來說玉米抽穗後,追肥反倒是不太緊要。

    或者說我們這裡玉米底肥用的好,用的多,大部分追肥是在玉米生長前期,真正倒了灌漿期,粒期倒是基本沒有再追肥的了。

    2、在追肥的時候,我們一般也是選擇在下雨天或者澆水前對玉米進行追肥。

    之所以如此選擇,就是要藉助水分的作用使得化肥能快速的融化,避免揮發帶來的肥料浪費。

    下雨天,一般都選擇撒施追肥,可以藉助水分的作用使得化肥快速的融化。

    如果是澆水,就會在澆水前穴施碳酸氫銨,或著根施尿素。

    澆水施肥碳酸氫銨的距離要離玉米一紮左右,避免燒燬玉米苗。尿素就直接施在玉米根部,這也是兩種化肥不同的特性決定的。

    ‖☞由此,題主所述的玉米追肥就有個很好的解答。玉米追施化肥,一定要在澆水前施肥,施肥後立即澆水。

    1、澆水前施肥,施肥後立即澆水,可以使化肥快速的融化,減少揮發,同時就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

    特別是碳酸氫銨具有高揮發性,即使穴施也難免揮發掉一部分。施肥後立即澆水,化肥就會即可融化,滲入土壤當中,很好的避免了揮發帶來的浪費。

    如果是尿素,揮發性小,融化時卻可以吸收水分,適當熱量。施肥後澆水可以提供尿素融化所需的水分使得尿素能快速的融化,同時抵消尿素融化產生的熱量,避免化肥燒苗。

    2、既然是澆水,可能土壤墒情不好,乾旱阻擋了玉米的生長。

    澆水後玉米會在短時間內瘋狂生長,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迅速加上,同時對養分的需求也會加大。

    快速融化的化肥,就能快速的被玉米吸收,加速玉米養分的儲備,促進玉米快速的生長。

    施肥後立即澆水減短了化肥融化的時間,加快融化的速度,就加快了玉米的吸收。

    玉米迅速吸收化肥的同時就減少了化肥的揮發,增加了化肥的利用率。

    ‖☞如果是在澆水後施肥,可能與澆水前施肥效果相差很多。

    1、玉米地澆水,一般要透地水,實話說玉米澆水的機會並不多,也就1-2次,所以澆水肯定會澆透地水。

    透地水以後,土壤肯定會泥濘不堪,玉米地下雨後3-4天進不去人,這個我們大家都知道,透地水也是這個效果。

    等玉米地能進人了,土壤的含水量就降低了。甚至夏季玉米地水分的蒸發速度超出我們的想象,可能一中午就會地表出現乾裂也是可能的,這時候在施肥就和澆水關係不大了。

    2、等玉米地能進人了,在施肥可能水分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剛澆水,水分往下滲,會帶著化肥一起下沉,能有力的促進玉米根系的發育,減少化肥的揮發。

    澆水後,特別是澆水後2-3天,水分是往上升騰,夏天溫度高,水分蒸發快。在水分融化化肥的同時,可能會帶著化肥一起蒸發升騰,造成化肥的浪費。

    特別是碳酸氫銨,雖然我沒有見過,但我感覺如果碳酸氫銨施肥量如果大了,澆水後施肥可能會由於其揮發劇烈,蒸發速度快,對玉米造成燒傷。

  • 3 # 生產隊長老楊

    問:玉未追施化肥在澆水前好還是澆水後好?

    植物吸收養份,並不是直接吸收,而是吸收水份,化肥的養份溶解在水份裡,植物才能吸收,化肥不溶解,植物是無法吸收的,相反還會把根燒壞。

    給植物澆水,澆水後,水份一部分滲入土中,一部分被蒸發掉,剛澆水一兩天之內,土壤水份飽和,時間一長,土壤裡水份會失去很多,就不是飽和的了。剛澆完水,泥裡陷腳人是不能進地的,兩天後不陷腳了人才能進地,那就是土壤水份飽和時人不能進地,兩天後,土壤水份不飽和了人才可以進地。

    必須做到追施化肥後立即澆水。這樣,比澆水兩天後地裡能進人了再追肥,效果要好上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便不成型,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