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福謀方心理
-
2 # 博睿迪
沒有選擇是焦慮,選擇太多又糾結,這是很多人都會有的一種心理狀態。
沒有選擇的時候,就像是高三時的學生,只知道要考大學,焦慮的是能考多少分。等高考完了,考的還不錯的樣子。一大堆的學校等著選,名氣了,專業了,很糾結。
通常來說,這樣的狀態,我們稱之為心理衝突。
1.當我們沒有選擇時候的焦慮,大多是和我們的能力是相關的。
也就是說,我不知道會怎樣樣?我也不知道能做成什麼樣?對此的掌控能力較弱,由此而感到迷茫。
2.當我有選擇的時候感到糾結,和我們的目標,價值相關。
也就是說,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好像都挺好的。我也不知道去了那裡能讓我得到什麼?什麼才是我需要的?由此而感到迷茫。
3.兩個或幾個選擇都是我想要的,可是我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時,面臨這樣的雙趨衝突,我們也會感到迷茫。
那我們要怎麼樣來避免自己陷入這樣的迷茫狀態呢?
1.提升自己的能力,當一個人的能力增加了,對情境的掌控能力也就增強了。
2.樹立積極正向的人生目標,當一個人對自己想要什麼很清晰的時候,知道自己要什麼,要去哪兒時,多半就清楚自己行為方向。
3.清晰自己的價值觀,當我們知道自己去到哪裡,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價值時,就不會面臨選擇性困難的迷茫狀態。
以上希望可以幫到您!
沒有選擇焦慮,選擇太多又糾結。
說白了,你不是糾結和焦慮哪個好,或者難以選擇,而是你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對自己想要的也沒有清晰的想法,同時沒有足夠的信心去打破現狀。
你就呆在現狀與未知的臨界點,開始了漫長的糾結、自我焦慮。有的人,可能就糾結一個星期,但有的人會糾結幾個月,甚至一兩年。
當一個人長期處於這種焦慮當中,他就會處於一種無力的狀態,既做不好當下的事情,想做的事也沒有任何進展,最後的結果是魚和熊掌全都失去,又讓他陷入一種自責、內疚、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負面情緒當中。而這些負面情緒,又繼續影響著他做出更糟糕的選擇,如此惡性迴圈下去。
最重要的是全面瞭解自己,清晰目標,沒有選擇的時候做好未來往上跳的準備,有選擇的時候,多瞭解各個選擇的資訊,結合自己的特點和需要交叉對比。
選擇了就不要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