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直徑大小隨紅移反向增加,是一種宇宙學效應。在宇宙學裡面,實際上關聯著宇宙光度距離和角直徑距離,這裡嘗試在物理上簡單解釋下,(嚴格的推導需要用到廣義相對論):
先給出公式:
宇宙角直徑距離的公式:
dA = D/ (1+z)
D 是宇宙學共動距離,這裡我們簡單的理解為光子走過的歷史路徑在今天的長度,不管具體公式。
光度距離的公式:
dL = (1+z) *D
—————
星系角直徑距離(angular distance)和星系角直徑大小(angular size)是反比關係,角直徑距離隨紅移的變化下圖 :
相對應的,星系的角直徑大小隨紅移在紅移1.5以上會有著增加的趨勢.也就是說,星系越遠看上去越大了
_____
但是,怎麼從物理上理解呢?
這就需要牢記:宇宙是膨脹的,因此,我們絕不能以我們所處的,幾乎靜止的時空觀去思考,必須時刻考慮宇宙膨脹的影響。
定義 z 是紅移的數值。
在光子的傳播過程中,光子/光波(波粒二象性)不是不變的。實際上,正如溫伯格所說,我們必須認識到,宇宙學紅移的產生,本質上不是遠處星系相對於我們的運動,而是光的波長被宇宙的膨脹拉伸所致(公式要用廣相推,略)。我們假設宇宙在紅移1時發出了光子,峰值波長為500nm, 從紅移1到紅移0,宇宙膨脹為原來的兩倍。光的波長也被拉伸了兩倍,峰值波長變為1000nm,從綠色光變成紅外線了。這種波長的變化,直觀的表現就是紅移,記住(1+z) 其實是光子今天的波長核發出時的波長的相對比值。
( 空間的膨脹對光波的拉伸是正比關係。假設今天宇宙大小為a0, 過去宇宙大小為a, 那麼:
a /a0 = (1+z0)/(1+z)
取z 和 z0 為 1和 0,空間膨脹了 a0/a = (1+z)/(1+z0) = 2/1 = 2倍
這裡,我們以今天為參考系,可以簡單的把(1+z)當作今天的宇宙和過去宇宙大小的比值 )
因為光度距離是假設光源的光子能量(波長)不變測得的距離,然而光子不斷地增加波長,光子的能量也會越低。看上去更昏暗,所以測得距離更遠。 所以,dL = (1+z) *D, 光度距離一定大於共動距離,z越大,星系變暗的越快(假設星系亮度在不同波段恆定)。
那麼角直徑距離呢?我們必須牢記,我們看到的星系,並不是這個星系本身,而是這個星系的光子在宇宙中傳播後的匯聚產生的影象。假設這個星系兩端各飛來一個光子飛向地球。它們之間的距離為 s, 在光子發出時,s是星系的真實直徑,但是當光子發出之後,兩個光子之間的空間,實際上是會隨著宇宙膨脹而膨脹的,膨脹的總體比率為(1+z) 。也就是說,宇宙學膨脹導致兩個光子飛向我們的過程中,一邊匯聚到我們這裡,一邊也在相互遠離。所以走的不是直線,而是曲線,我們反推回去的星系形狀,實際是星系被放大的虛像。我們測得的角直徑大小,實際上是星系在發射光子時的大小s,乘以一個宇宙膨脹的因子(1+z),最終是為 (1+z)*s
因此,星系的影象被放大,如果我們假設沒有這個放大效應,會得到一個看上去相對變小的距離dA,
dA = D/(1+z)
Do objects look larger the further away they are, beyond z=1?
對於近鄰宇宙(低紅移),由於角直徑大小隨著距離減小近似是反函式關係,變化顯著,所以宇宙學放大影響不大。但是在高紅移宇宙,反函式效應的影響微乎其微,而宇宙學放大效應就很顯著了~所以星系看上去反而變大(當然,這是目前宇宙學引數告訴我們的,如果我們宇宙的初始引數不一樣,這種效應可能不會出現~)。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效應來限定宇宙學引數,只是目前的觀測資料仍然遠遠不足...
順便提一下,光子紅移會使得光子能量減小(正比於(1+z)^2),角直徑變大會使得光子更加彌散(正比於(1+z)^2)。它們共同削弱了光源的面亮度(Surface brightness),
S = S0 /(1+z)^4 ,也就是說,星系的面亮度會隨著(1+z)的四次方變弱 ~
這使得我們看到的星系,在光學和近紅外部分,會而變得更為暗淡,更加難以觀測,這可以部分解釋奧伯斯佯謬。遠處的星系變暗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們預計,就算存在也看不見~
但是,在中遠紅外,部分星系在高紅移反而會更亮(這是星系SED曲線變化所致,不詳細解釋)
角直徑大小隨紅移反向增加,是一種宇宙學效應。在宇宙學裡面,實際上關聯著宇宙光度距離和角直徑距離,這裡嘗試在物理上簡單解釋下,(嚴格的推導需要用到廣義相對論):
先給出公式:
宇宙角直徑距離的公式:
dA = D/ (1+z)
D 是宇宙學共動距離,這裡我們簡單的理解為光子走過的歷史路徑在今天的長度,不管具體公式。
光度距離的公式:
dL = (1+z) *D
—————
星系角直徑距離(angular distance)和星系角直徑大小(angular size)是反比關係,角直徑距離隨紅移的變化下圖 :
相對應的,星系的角直徑大小隨紅移在紅移1.5以上會有著增加的趨勢.也就是說,星系越遠看上去越大了
_____
但是,怎麼從物理上理解呢?
這就需要牢記:宇宙是膨脹的,因此,我們絕不能以我們所處的,幾乎靜止的時空觀去思考,必須時刻考慮宇宙膨脹的影響。
定義 z 是紅移的數值。
在光子的傳播過程中,光子/光波(波粒二象性)不是不變的。實際上,正如溫伯格所說,我們必須認識到,宇宙學紅移的產生,本質上不是遠處星系相對於我們的運動,而是光的波長被宇宙的膨脹拉伸所致(公式要用廣相推,略)。我們假設宇宙在紅移1時發出了光子,峰值波長為500nm, 從紅移1到紅移0,宇宙膨脹為原來的兩倍。光的波長也被拉伸了兩倍,峰值波長變為1000nm,從綠色光變成紅外線了。這種波長的變化,直觀的表現就是紅移,記住(1+z) 其實是光子今天的波長核發出時的波長的相對比值。
( 空間的膨脹對光波的拉伸是正比關係。假設今天宇宙大小為a0, 過去宇宙大小為a, 那麼:
a /a0 = (1+z0)/(1+z)
取z 和 z0 為 1和 0,空間膨脹了 a0/a = (1+z)/(1+z0) = 2/1 = 2倍
這裡,我們以今天為參考系,可以簡單的把(1+z)當作今天的宇宙和過去宇宙大小的比值 )
因為光度距離是假設光源的光子能量(波長)不變測得的距離,然而光子不斷地增加波長,光子的能量也會越低。看上去更昏暗,所以測得距離更遠。 所以,dL = (1+z) *D, 光度距離一定大於共動距離,z越大,星系變暗的越快(假設星系亮度在不同波段恆定)。
那麼角直徑距離呢?我們必須牢記,我們看到的星系,並不是這個星系本身,而是這個星系的光子在宇宙中傳播後的匯聚產生的影象。假設這個星系兩端各飛來一個光子飛向地球。它們之間的距離為 s, 在光子發出時,s是星系的真實直徑,但是當光子發出之後,兩個光子之間的空間,實際上是會隨著宇宙膨脹而膨脹的,膨脹的總體比率為(1+z) 。也就是說,宇宙學膨脹導致兩個光子飛向我們的過程中,一邊匯聚到我們這裡,一邊也在相互遠離。所以走的不是直線,而是曲線,我們反推回去的星系形狀,實際是星系被放大的虛像。我們測得的角直徑大小,實際上是星系在發射光子時的大小s,乘以一個宇宙膨脹的因子(1+z),最終是為 (1+z)*s
因此,星系的影象被放大,如果我們假設沒有這個放大效應,會得到一個看上去相對變小的距離dA,
dA = D/(1+z)
Do objects look larger the further away they are, beyond z=1?
對於近鄰宇宙(低紅移),由於角直徑大小隨著距離減小近似是反函式關係,變化顯著,所以宇宙學放大影響不大。但是在高紅移宇宙,反函式效應的影響微乎其微,而宇宙學放大效應就很顯著了~所以星系看上去反而變大(當然,這是目前宇宙學引數告訴我們的,如果我們宇宙的初始引數不一樣,這種效應可能不會出現~)。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效應來限定宇宙學引數,只是目前的觀測資料仍然遠遠不足...
順便提一下,光子紅移會使得光子能量減小(正比於(1+z)^2),角直徑變大會使得光子更加彌散(正比於(1+z)^2)。它們共同削弱了光源的面亮度(Surface brightness),
S = S0 /(1+z)^4 ,也就是說,星系的面亮度會隨著(1+z)的四次方變弱 ~
這使得我們看到的星系,在光學和近紅外部分,會而變得更為暗淡,更加難以觀測,這可以部分解釋奧伯斯佯謬。遠處的星系變暗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們預計,就算存在也看不見~
但是,在中遠紅外,部分星系在高紅移反而會更亮(這是星系SED曲線變化所致,不詳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