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彎鬚穇鰳觽皪

    中國書院制度自唐末興起以來千數年之久為世人矚目。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嶽麓書院坐落在長沙風景秀麗的嶽麓山下。為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冠。書院之前,東晉陶侃在這裡建杉庵,唐代修道林精舍於此,裴休、杜甫、沈傳師、劉長卿等都曾在此開舍結廬。深愛嶽麓山川之勝,棟宇之宏,流連不捨。直至976年(宋太祖開寶九年),潭州知州朱洞由官府投資創辦。1001年(鹹平四年),又由知州李允則向朝廷請以國子經籍。1015年(祥符八年),宋真宗召見山長周式,並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書院因之名聲大振。宋室南渡後,書院罹遭兵火。後於1131年(高宗紹興元年)修復,宋代著名理學大師朱熹、張栻二人在書院主持講學期間,書院規制一新,學生達1000人。

    當時有民謠“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道林寺在書院左,為唐宋時長沙名剎,今不存),更有“座不能容,飲馬池水立涸”的盛況,是嶽麓書院的全盛時期。史籍上還把嶽麓書院稱為“瀟湘洙泗”,將它與孔子在家鄉講學的地方並提。1276年(恭帝德佑二年),元將阿里海牙兵毀書院,1286年(元世祖至二十三年),郡人學正劉必大才又重建。此後,數經兵災,屢經修復,到清康熙(1662-1720)年間,書院又有大的復興。康熙以”學達性天“四字賜給書院。乾隆(1736-1795)年間,又重振舊觀,奠定了現在書院的規模,乾隆皇帝亦賜書”道南正脈“匾額。使這所古代高等學府得以保持其歷史源流而不斷,封建帝王的關注和題額、賜書,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書院由講堂、文昌閣、六君子堂、崇道祠、四箴言亭,湘水校經堂、十彝器堂、半學齋、赫曦臺、山門等主要部分組成。書院大門保持著舊日的“嶽麓書院”四字門額和“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對聯,十分顯目。講堂又稱忠孝廉節堂,是書院的核心建築、正廳兩邊是朱熹的“忠孝廉節”手書石刻,每字高1.6米,寬1.2米,兩廊的正面是幹隆時御史歐陽正煥所書的“整齊嚴肅”4個大字石刻,使人肅然起敬。

    文昌閣在講堂之右,舊制書院生員凡應考得中及第者,均題名於閣內,成為書院的榮譽。閣前現存一塊屏風,上嵌“嶽麓書院”石刻,相傳是宋真宗皇帝的手跡。

    湘水校經堂為1837年(道光十七年),湖南巡撫吳榮光所建,現存他所書的木刻堂額一塊。

    六君子堂為祭祀朱洞、李允則、周式、劉珙、陳鋼、楊茂元等6人而建,因這6人是建立或修復嶽麓書院最有勞績的人。

    半學齋位於書院進門的右側,是五開間一進的舊式房屋。“半學”一詞取自《尚書?說命篇》”惟教半學“一語,意為半教半學,教學相長。半學齋為歷代書院山長、高等學堂領導人居住所在。1916年暑假期間,毛澤東透過楊昌濟老師的介紹,寄居於此。以後又數次寓居,主編《湘江評論》、《新湖南》,進行革命宣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如何應對價格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