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由於溫度適宜,玉米種子在播種下地後,一般5~7天左右就可以出苗了;春天播種時間稍微長一些,一般需要7~10左右的時間出苗。
玉米育苗方法:
苗床育苗:
苗床與大田面積比為1∶50。
苗床做成寬1.2~1.5米的小畦,底部鋪2釐米厚的基質或細沙作隔離層,再鋪10釐米厚的營養土,耙平後分割成5平方釐米的方塊。
播種前一天澆透水,結合澆水進行土壤消毒。播種時每個方塊播1粒種子,覆土3~4釐米厚,稍壓實後澆水,保證床土溼潤。
畦上覆蓋地膜,再加拱棚,薄膜用泥土壓實。
幼苗2葉1心時開始蹲苗促壯,防止徒長。
移栽前5~7天開始煉苗,晝夜不蓋棚膜,控制澆水量,保持苗床乾燥,幼苗不萎蔫即可,使幼苗接受寒冷和乾旱鍛鍊,以利於移栽成活。
遇0℃以下寒流,夜間應蓋膜防凍。覆膜地溫達12℃時,採用扎孔填苗培土的方法移栽,栽後培土壓實,澆定根水,蓋膜。
營養缽育苗:
用制缽器將配製好的營養土製成直徑6釐米、高6~8釐米的圓柱形營養缽,將營養缽排放在平實的苗床上,底下墊一層1~2釐米厚的細沙,防止起苗時傷根。
播種、蓋膜、苗期管理同苗床育苗。營養缽透過其本身的載體功能,改善幼苗根際環境,既能保證養分供應,移栽時又不易傷根,能促進玉米生長,增產效果顯著。
紙筒育苗:
用木棍等將展開的紙筒固定在苗床上,裝入營養土。
播種、苗期管理及移栽等同營養缽育苗。
穴盤育苗:
將秧盤平鋪在苗床上,輕壓入土以防架空,四周用土壓實,杯狀孔穴內裝入營養土,營養土距離盤口1釐米。
播種前一天澆透水,每穴播1粒種子,深度不超過0.5釐米,覆蓋營養土,覆土厚0.5釐米,蓋雙層膜,蓋膜方法同苗床育苗。
播種到立針齊苗為密封期,齊苗後除去平鋪膜,以後晴天揭兩頭棚膜,通風降溫。
盤土不發白、苗尖有露珠時不補水。
幼苗2葉齡時,在地膜上打孔單株移栽,蓋土封口適當壓緊。
穴盤育苗與營養缽育苗相比節省用工,且育苗時間較短,只需6~7天,可緩解春季農忙的矛盾。
穴盤苗移栽到大田根系扎得快,吸收能力強,生長勢強,緩苗期比營養缽苗短,可早5~7天活棵。
夏天由於溫度適宜,玉米種子在播種下地後,一般5~7天左右就可以出苗了;春天播種時間稍微長一些,一般需要7~10左右的時間出苗。
玉米育苗方法:
苗床育苗:
苗床與大田面積比為1∶50。
苗床做成寬1.2~1.5米的小畦,底部鋪2釐米厚的基質或細沙作隔離層,再鋪10釐米厚的營養土,耙平後分割成5平方釐米的方塊。
播種前一天澆透水,結合澆水進行土壤消毒。播種時每個方塊播1粒種子,覆土3~4釐米厚,稍壓實後澆水,保證床土溼潤。
畦上覆蓋地膜,再加拱棚,薄膜用泥土壓實。
幼苗2葉1心時開始蹲苗促壯,防止徒長。
移栽前5~7天開始煉苗,晝夜不蓋棚膜,控制澆水量,保持苗床乾燥,幼苗不萎蔫即可,使幼苗接受寒冷和乾旱鍛鍊,以利於移栽成活。
遇0℃以下寒流,夜間應蓋膜防凍。覆膜地溫達12℃時,採用扎孔填苗培土的方法移栽,栽後培土壓實,澆定根水,蓋膜。
營養缽育苗:
用制缽器將配製好的營養土製成直徑6釐米、高6~8釐米的圓柱形營養缽,將營養缽排放在平實的苗床上,底下墊一層1~2釐米厚的細沙,防止起苗時傷根。
播種、蓋膜、苗期管理同苗床育苗。營養缽透過其本身的載體功能,改善幼苗根際環境,既能保證養分供應,移栽時又不易傷根,能促進玉米生長,增產效果顯著。
紙筒育苗:
用木棍等將展開的紙筒固定在苗床上,裝入營養土。
播種、苗期管理及移栽等同營養缽育苗。
穴盤育苗:
將秧盤平鋪在苗床上,輕壓入土以防架空,四周用土壓實,杯狀孔穴內裝入營養土,營養土距離盤口1釐米。
播種前一天澆透水,每穴播1粒種子,深度不超過0.5釐米,覆蓋營養土,覆土厚0.5釐米,蓋雙層膜,蓋膜方法同苗床育苗。
播種到立針齊苗為密封期,齊苗後除去平鋪膜,以後晴天揭兩頭棚膜,通風降溫。
盤土不發白、苗尖有露珠時不補水。
幼苗2葉齡時,在地膜上打孔單株移栽,蓋土封口適當壓緊。
穴盤育苗與營養缽育苗相比節省用工,且育苗時間較短,只需6~7天,可緩解春季農忙的矛盾。
穴盤苗移栽到大田根系扎得快,吸收能力強,生長勢強,緩苗期比營養缽苗短,可早5~7天活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