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殤大花自在怒放

    7080後現在基本都圍繞著家庭工作,能請假參加比賽比較難,能堅持聽音樂尤其搖滾的也不多了,而且作為70後,現場31只樂隊我知道的也不多,面孔,痛仰,南無,黑撒,果味,新褲子,都是老樂隊,而且有些老樂隊雖然知道,卻沒聽過他們的歌,加上聽歌的時候資訊還不是很發達,有些臺灣的老樂隊根本就不知道。反觀90後,如果喜歡搖滾的話,接受面就比較廣泛了。

  • 2 # 小奕音樂

    “今天在座差不多一半的樂隊,當年都是帥小夥,現在成了一群中年人,看著大家坐在一起,真的挺難過的。”

    真正叫彭磊難過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不可一世、頗有態度的一幫年輕人玩樂隊至今,大家還是這麼“平凡”。

    在中國玩樂隊,五年、十年幾乎是一個起點基數,隨意扯出一支在大眾圈層認知度相對較高的樂隊,基本都成立十年有餘。在這樣的大環境裡,從金屬核到民謠,punk到funk,從方言搖滾到雷鬼,《樂隊的夏天》中看似能被稱之為“後起之秀”的樂隊有很多,實則大多是深藏功與名的“老炮兒”。

    如果按照時間為稽核樂隊資歷的標準,那麼在《樂隊的夏天》第一賽段結束後留下的16支樂隊裡,僅有兩支可以被稱之為“新鮮血液”。

    “好樂隊很多,命好的很少”以這樣的邏輯來評判新樂隊,似乎更能揭開一個殘酷現實:儘管評判標準是現場專業樂迷們“選擇自己覺得好聽的聲音”,但在激烈的角逐中,能夠晉級第一輪的樂隊,都不僅僅是隻有實力過硬的音樂人,他們中的一些甚至玩了十年有餘,才剛剛實現所謂的出圈,搖滾真難。

    此刻又要用彭磊那句戳心的話來概括,“中國好的樂隊非常多,但是命好的樂隊非常少。”

    這其實也反映了一個現狀:一方面是因為曝光渠道的單一——從拼盤演出到音樂節演出再到樂隊巡演,幾乎沒有其他途徑能讓普通觀眾關注到獨立樂隊群體。事實上,在樂隊的宣發問題被提上日程之前,同樣的問題也曾出現在獨立音樂人的賽道上,不過隨著近年來頻繁出現的原創扶持計劃、音樂人競選節目的出現,宣發問題稍有好轉。

    另一方面,這樣的環境也對樂隊成員的生存構成問題,想要玩樂隊,基本上都有一份主業/副業,刺蝟樂隊主唱子建本職工作是程式設計師,帶著電腦去巡演是家常便飯,而新褲子主唱彭磊的本職工作則是導演,曾執導《QQ愛》mv等作品。馬東也曾提到,一個女孩來應聘,有一個要求,每年6月需要提供假期,因為要跟著樂隊巡演。

    綜上我說的這些,搖滾如果想繼續活下去,不僅僅是需要年輕的樂隊,更需要更多的年輕的受眾和粉絲,這樣搖滾才能有活下去的空間,而現在的90後有了物質基礎,就想當年的我們一樣,這些有物質基礎的90後才是在今後十年支援搖滾的主力軍和風向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時候想發個自拍,卻沒有合適文案,你說煩惱不煩惱?說說你見過的哪些精彩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