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影片錄製方面已經領先了兩個臺階。
1、未來是影片的。
根據思科的資料,你球所有流量裡頭,影片流量佔比超過75% ,預計未來將超過80%。
手機拍攝「高幀率、高解析度」影片,會不會成為 5G 時代主要應用發展方向?
蘋果的基本盤——美國,5G基站加起來也就數千個,即使是到明年,5G基站建設也依然很滯後。
而蘋果在大中華區銷量佔比也就是十幾個百分點,並且在可見的一年內,大陸地區也只有33+7個城市能有5G覆蓋,且其中大部分城市只能做到部分商業區域覆蓋NSA,SA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體驗上與4G無法拉開根本性的差距。
2、四攝同錄能讓一臺機器幹多臺機器的活。
從 @學寫作的喪失 發給我的圖開始講解。
這個圖上,有4臺相機,可以直接看見的兩臺分別用的是標定和長焦,分別用來拍整體和特寫;最右可以看到一個白色遮光罩,說明也是長焦,用於拍攝側面特寫;揹著黃包的女生脖子上也有相機肩帶,說明手上也有一臺相機,我個人猜測,大機率是24-35mm這個焦段的廣角,用於拍攝環境。
四攝同錄基本上能換掉裡頭三臺相機的活,標定、長焦和廣角。
3、iPhone 在易用性上遠超傳統相機
尤其是考慮到1080P只需要200W畫素,也就是說,透過裁剪,果子那顆52mm的鏡頭,差不多能等效到120mm拍攝影片使用,這樣下來,影片拍攝的焦段能覆蓋13-120mm,只需要一臺機器,並且實時進行HDR合成,無需後期拉log曲線。
這樣看就非常有意思了,其超廣角拍攝能力遠強於索尼RX100/佳能G7X系列,13mm和24mm雖然看起來只差了9mm,其視野範圍差了一倍,易用性上更是遠勝RX100系列。
4、靜態畫質與動態畫質的折中
在影象感測器的選擇上,蘋果與華為不同。蘋果在影象感測器上,一直在刷速度;華為選擇的是,刷大底和高畫素。
因此,蘋果的影象感測器的讀取速度非常快,從iPhone 5開始就有了多幀HDR合成,Live Photo的實質也是快速讀取一系列完整幀並壓縮儲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刷速度的最基礎的應用是高速連拍;然後是高幀率轉化而來的慢動作;然後是透過高速讀取和處理,實現影片拍攝的實時HDR處理。至於靜態畫質,保證在第一梯隊,滿足絕大部分場景需求,就差不多了。
現在蘋果的影片拍攝能力,就如曾經蘋果的拍照能力一樣,一枝獨秀。
未來,是影片的。
蘋果乾的,是進入影片這個賽道,而非在拍照這條路上走到黑。
蘋果在影片錄製方面已經領先了兩個臺階。
1、未來是影片的。
根據思科的資料,你球所有流量裡頭,影片流量佔比超過75% ,預計未來將超過80%。
手機拍攝「高幀率、高解析度」影片,會不會成為 5G 時代主要應用發展方向?
蘋果的基本盤——美國,5G基站加起來也就數千個,即使是到明年,5G基站建設也依然很滯後。
而蘋果在大中華區銷量佔比也就是十幾個百分點,並且在可見的一年內,大陸地區也只有33+7個城市能有5G覆蓋,且其中大部分城市只能做到部分商業區域覆蓋NSA,SA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體驗上與4G無法拉開根本性的差距。
2、四攝同錄能讓一臺機器幹多臺機器的活。
從 @學寫作的喪失 發給我的圖開始講解。
這個圖上,有4臺相機,可以直接看見的兩臺分別用的是標定和長焦,分別用來拍整體和特寫;最右可以看到一個白色遮光罩,說明也是長焦,用於拍攝側面特寫;揹著黃包的女生脖子上也有相機肩帶,說明手上也有一臺相機,我個人猜測,大機率是24-35mm這個焦段的廣角,用於拍攝環境。
四攝同錄基本上能換掉裡頭三臺相機的活,標定、長焦和廣角。
3、iPhone 在易用性上遠超傳統相機
尤其是考慮到1080P只需要200W畫素,也就是說,透過裁剪,果子那顆52mm的鏡頭,差不多能等效到120mm拍攝影片使用,這樣下來,影片拍攝的焦段能覆蓋13-120mm,只需要一臺機器,並且實時進行HDR合成,無需後期拉log曲線。
這樣看就非常有意思了,其超廣角拍攝能力遠強於索尼RX100/佳能G7X系列,13mm和24mm雖然看起來只差了9mm,其視野範圍差了一倍,易用性上更是遠勝RX100系列。
4、靜態畫質與動態畫質的折中
在影象感測器的選擇上,蘋果與華為不同。蘋果在影象感測器上,一直在刷速度;華為選擇的是,刷大底和高畫素。
因此,蘋果的影象感測器的讀取速度非常快,從iPhone 5開始就有了多幀HDR合成,Live Photo的實質也是快速讀取一系列完整幀並壓縮儲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刷速度的最基礎的應用是高速連拍;然後是高幀率轉化而來的慢動作;然後是透過高速讀取和處理,實現影片拍攝的實時HDR處理。至於靜態畫質,保證在第一梯隊,滿足絕大部分場景需求,就差不多了。
現在蘋果的影片拍攝能力,就如曾經蘋果的拍照能力一樣,一枝獨秀。
未來,是影片的。
蘋果乾的,是進入影片這個賽道,而非在拍照這條路上走到黑。